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日投入使用的武昌首義學院餐廳“綠野苑”,被學生們盛贊為“森林餐廳”、“最具情懷餐廳”,有部分媒體更是戲稱,全玻璃屋頂結構,學生可在“藍天白云”下進餐。 據悉,該餐廳今年10月中旬開建,前后投入近100萬元,目前已投入使用,但相關設施還在進一步完善中,預計12月25日前可全部完工。
槐花垂絳,藤蔓纏繞,5棵樟樹穿過透明玻璃屋頂肆意生長
抬頭,藍天、白云、綠樹一覽無余
該餐廳用玻璃和鋼構架(明框玻璃幕墻)建造而成,通體透明,5棵直徑40多厘米的樟樹穿“破”屋頂,主干在餐廳內,枝條、綠葉則在餐廳外。樟樹主干上,還纏有槐花、藤蔓、綠葉等裝飾,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餐廳面積近300平米,可同時容納200多人。餐廳原址是一片樹林,考慮到采光、保護樹木、氛圍營造等因素,學校幾經商量,決定把餐廳打造成森林系風格。施工方介紹,最難的部分是讓樟樹穿過屋頂。前后實驗了幾次,最終采取了給玻璃挖洞,把玻璃破開后夾住樹干,再把玻璃黏住用薄膜(詞條“薄膜”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覆蓋的方式。如此一來,既保護了樹木,又利用了樹木。這樣的作法,讓門窗幕墻行業的專家們感到汗顏……
為此,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收集整理了一系列關于此類建筑的相關資料,并問詢專家意見后,提供相關資訊供大家了解。
科普:這樣的“玻璃頂”建筑叫采光頂,顧名思義,就是用玻璃材料制成的有采光功能的建筑頂部。
采光頂既不同于幕墻,又不同于普通屋面的結構,是滿足“抬頭見天空”這項創意設計的前提,以其通透、輕靈、造型豐富等特點,受到建筑設計師的普遍青睞,廣泛使用于公共建筑。但是采光頂下面的室內溫度過高、熱輻射較強、光線刺激人眼睛等缺陷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采光頂的這種現象人們稱之為溫室效應。玻璃具有溫室效應,特別是采光頂,其溫室效應更加明顯。何謂溫室效應?簡單地說,在陽光輻照下,太陽能量透過玻璃進入室內引起室內溫度升高,特別是在夏季,且進入室內的熱量不易通過建筑物自然散發,使得室內的熱舒適性和光舒適性變差。
專家觀點: 首先,采光頂玻璃一定采用夾層中空Low-e玻璃,玻璃的傳熱系數越低,越節能,其它,建議設置外遮陽或內遮陽系統,當然武漢高校這個采光頂與大樹相接合,夏季茂盛樹葉充當了一定“外遮陽”的作用。最后,還要注意采光頂的施工質量,特別是雨水滲漏問題是用戶投訴的重點,這是由于采光頂一般位于大堂、大會議室等重點部位的屋面,一旦發生雨水滲漏,輕則室內墻壁、吊頂殘留水漬,影響美觀,重則將整個精裝修破壞,甚至引起電器損壞,影響到使用功能。有人說采光頂是“十頂九漏”,看起來并非危言聳聽,只不過嚴重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提高采光頂的施工質量,特別是防雨水滲漏的質量刻不容緩。
餐廳面積近300平米,可同時容納200多人
結合武漢高校這樣的采光頂建筑,我們從這項創意設計單純的受荷及節能上來考慮,首先全玻璃的覆蓋,為整個餐廳結構提供了良好的采光性能,鋼結構(詞條“鋼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構造又滿足了保護原有森林結構,可有足夠的立體空間保留原地的樹木,這是設計的初衷,但恰恰是這個原始初衷在設計上,尤其是在玻璃上讓樹木穿過后留下的空間如何保證室內結構的防水和密封性上,國內的施工企業很難做好,如果結構密封性不佳,必然導致室內環境溫度與外界溫度的交換及傳熱上造成不節能的效果,在這個餐廳里會出現“夏熱冬冷”的現象。當然設計者可能考慮過在夏季,樹木的樹蔭可為餐廳遮蔽陽光,但室內外空氣熱量的交換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密封性的問題。防水性,樹木在熱脹冷縮的情況下與原結構之間連接的緊密型是防水的主要問題,在玻璃上打孔從而使樹木在原地生長,造就了美麗的森林餐廳,但如果室外雨水沿著樹木與結構連接的縫隙滲入室內,既造成了室內不美觀,也給就餐者帶來不便。從創意上來講這樣的采光頂與自然條件的結合,既滿足了人文要求,又滿足了結構基本的堅固、耐用及采光、通風等性能,是一個“腦洞大開”的設計;但從實用性、節能性及使用舒適方面來看,專家告訴中國幕墻網編輯部。這樣的餐廳設計案例并不值得大力推廣。
擴展閱讀:
玻璃采光頂下的溫室效應及解決方法 點擊查看
玻璃采光頂下的溫室效應及解決方法 點擊查看
點式單層網殼采光頂的研究現狀 點擊查看
某酒店玻璃采光頂張弦結構設計 點擊查看
呼吸式幕墻(詞條“呼吸式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索網幕墻及采光頂施工方案 點擊查看
玻璃采光頂下的溫室效應及解決方法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