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2、經濟效益嚴重依賴傳統產品數量
去年建材傳統產業及傳統延伸產業利潤仍然占全行業利潤75%,水泥及其延伸產業混凝土水泥制品的利潤在個別年份占建材全行業的50%。而傳統建材產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又主要依賴產品銷售數量的增長和價格的上漲。新常態中投資增速回落,市場需求增速的放緩使傳統建材產能過剩的矛盾凸顯,產品供大于求價格下降。傳統建材產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是新常態中的突出問題。
建材傳統產品產業鏈延伸產業和加工制品業,仍處于規模外延擴張的初級階段。處于建材產業鏈后端的加工制品,產品中間投入高,現階段因技術水平低而產品附加值低,產品利潤率遠遠低于產業鏈前端傳統產品,還不能填補傳統建材效益大幅度下滑的空缺。
3、傳統產品產業鏈延伸受阻
2014年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銷售額超過1萬億元,銷售額超過水泥制造業,但從混凝土與和隨你的生產比例計算,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的銷售額應該達到水泥制造業的2倍或3倍,即2萬億元或3萬億元。作為水泥的延伸產業,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還有很大增長潛力,是新常態中規模以上建材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動力。混凝土水泥制品產業是投資主導驅動產業,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回落,不可避免地影響混凝土水泥制品的工業化進程。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商品混凝土等產品雖然仍然保持較快增速,但增長速度已經在放緩。更讓人擔憂的是混凝土水泥制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放緩。今年混凝土與水泥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僅比去年同期增長4%,增速同比回落24個百分點。投資資金來源中的銀行貸款比去年同期減少20%。去年財稅57號文將6%和4%的增值稅征收率統一調整為3%,掃清了建筑施工企業預拌混凝土攪拌站轉制為工業生產企業的稅率障礙。金融政策應和財稅政策一樣精準發力,促進支持傳統工業產業鏈延伸項目。
4、工業化、規模化進程延緩
今年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增長速度雖然回落,但仍然高出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長速度6.7個百分點。在主要工業行業中,增速雖然不及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詞條“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制造業,但遠遠高于其他基礎性原材料工業增長速度。新常態中規模以上建材工業保持平穩增長,主要得益于混凝土與水泥制品以及磚、瓦、灰、砂、石等產業的工業化、規模化進程。
對于建材工業中的水、玻、陶而言,生產集約化程度不高,集團化程度不高,是這些產業企業組織形態與新常態不相適應的集中體現。而對于磚、瓦、灰、砂、石等產業而言,工業化尚未完成,產業企業組織形態仍然處于規模以上企業對數量龐大的規模以下企業淘汰置換初級階段。1998年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建材企業只有1.3萬家,銷售規模在全社會建材工業中的比重不足50%。目前,3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磚產量剛剛達到全社會產量的50%,規模以下磚瓦生產企業還有5萬多家。全社會建筑用石和砂石企業都有1萬多家,規模以上建筑用石企業只有2000多家,規模以上砂石企業只有1000多家。規模以上建材工業還有很大增長潛力,是新常態中規模以上建材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抓手和著力點。
磚、瓦、灰、砂、石等產業,都是投資主導驅動產業,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回落,不可避免地影響這些產業的工業化、規模化進程。今年建材規模以上企業增加1000多家,但相比前幾年每年2000多家的增加量是大為縮減了。規模以上企業的磚、瓦、灰、砂、石產量出現下降。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新常態下應該認清我國工業部門還有部分產業仍然處于工業化進程中的基本國情,宏觀調控曾策應該更加精準,促進部分工業部門的工業化和規模化進場,也是保證規模以上工業在新常態中保持平穩增長的抓手。
三、抑制產能釋放,緩解效益下行壓力
建材特別是傳統產業水泥、平板玻璃效益的下滑,價格下跌是直接因素。而價格下跌的直接誘因是新常態下傳統建材產品需求增速放緩與龐大產能的矛盾。抑制經濟效益下滑當前的著力點和抓手,首先是抑制產量過快增長。
1、抑制產量增長,緩解價格和效益下滑
去年年末到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量的增長速度從去年全年的增長1.8%,到今年1-2月份的反彈增長11.2%,價格調節因素將3月份當月產量同比下壓下降20.5%,1-3月產量同比下降3.4%,水泥產量增速過山車式的大幅度波動,是水泥龐大產能在新常態下的頑強釋放,是新常態對水泥產能釋放毫不留情的遏制。水泥、平板玻璃產能過剩,與新常態轉型升級要求不相適應是不爭的事實。新常態下,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仍將帶動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建材的適度增長,但絕不會是以往高增長、高效益發展模式的重現,水泥、平板玻璃產業必須擯棄依賴數量、價格增長的效益增長模式,轉向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降本增效模式。當前緩解經濟效益下滑的首要切入點是抑制產量過快增長,恢復市場供需平衡,遏制價格和效益下滑。
今年年初全國水泥生產企業已經從去年同期的3374家減少到3068家。關停300多家水泥企業,水泥產量在今年1-2月份仍然達到兩位數增長,可見存續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在今年年初對水泥市場需求增長國語樂觀,對產量增長抑制不力。3月份全國水泥產量的大幅度減產,也反映了水泥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有所提升。價格下跌是一把雙刃劍,1300多家虧損水泥企業中有部分因為成本難以承受低價格而減產、停產,今年關停水泥企業還將繼續增加。存續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應該率先垂范,主動關停高成本生產線,繼續抑制產量的過快增長,保持市場供需平衡。
同為產能過剩傳統建材行業,私營成分居多的建筑衛生陶瓷企業對市場反應靈敏。去年下半年,建筑衛生陶瓷價格下跌,今年一季度全國瓷質磚產量同比增長5%,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陶瓷磚中產量比重最大的中低檔產品陶質磚產量同比下降0.4%,3月份全國建筑陶瓷出廠價格環比指數已經止跌趨平。而一季度全國衛生陶瓷產量同下降1%,3月份衛生陶瓷出廠價格指數環比回升1%,今年以來衛生陶瓷出廠價格已經比去年同期回升0.4%。
2、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實質是產能過剩下的買方市場
施工單位拖欠混凝土和水泥生產企業貸款,是最近幾年影響建材企業特別是混凝土企業經濟效益的突出問題。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規模以上建材工業應收賬款4700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業應收賬款2200億元,同比增加21%;水泥應收賬款700億元,同比持平。今年一季度末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業應收賬款是同期銷售額的1.5倍,水泥企業應收賬款占同期銷售額的60%。混凝土和水泥生產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固然有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資金流動性短缺的問題,混凝土和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產量增長過快,形成混凝土和水泥的買方市場,賣方缺乏價格和貨款回收的主導權,是建材行業自身的問題。化解這一矛盾的當前切入點,還是應該控制混凝土和水泥產能,控制產能釋放速度,保持市場供需平衡,扭轉生產企業在市場上的弱勢地位。
四、轉型升級的核心是科技創新,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
從上世紀末的淘汰“兩小”至今,水泥、平板玻璃產能過剩問題依舊。傳統建材行業產能過剩的結癥在于落后和一般化產能比重過大,資產存量結構不合理。不消除企業之間因技術、管理水平差距產生的成本差距,就無法杜絕價格競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更應該以科技進步為抓手。
應以發展水泥、平板玻璃“二代”技術為契機,全面提升我國水泥、平板玻璃生產和節能減排整體技術水平,適應新常態對傳統產業的發展要求。綜合應用市場、能效、環保首段,加速存量資產優化。現存3000多家水泥生產企業中,有水泥熟料產能企業1300多家,而水泥粉磨站數量1700多家,大量游離于集團化生產之外的小粉磨站,原料和市場都受制于人,不符合現代水泥生產和環保要求。水泥行業在做好以“二代”技術對熟料產能的優化置換的同時,應加速落后小粉磨站的淘汰。
混凝土行業的企業集團有兩類,一是水泥企業集團向混凝土行業的延伸,二是建工集團向該行業的擴展,而游離與兩大類集團的獨立攪拌站,使水泥向混凝土水泥制品產業延伸脫節,是混凝土行業亂象和生產效率、經濟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傳統產業的大企業集團應該主動出擊,率先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
戰略性新興產業面臨發展瓶頸,有市場需求培育問題,更有新產品、新科技、新標準制約問題。任何新技術的發展都有一個積累過程,如果現在不重視和解決科技創新問題,建材工業持續發展將缺少新增長點和動力。
五、新形勢下提升經濟運行質量的工作建議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建材行業面臨著持續性下行壓力。這也要求全行業要將穩增長、調結構作為全年行業經濟運行的中心工作,繼續堅持和深化“兩個遏制”工作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進一步加大轉型升級工作力度,努力提升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為此,要著力發揮好信息現行的引導作用,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分析檢測深度和廣度,更加注重提高行業經濟運行分析質量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一是要加強對行業發展形勢的分析研究,密切關注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對行業運行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出預警;二是密切關注行業宏觀經濟運行環境,針對行業發展中面臨的共性、關鍵性的問題,結合行業發展形勢和外部環境變化,及時提出政策建議供政府部門參考;三是加強對行業企業結構調整的關注度,要在大的下行趨勢中,注重關注發展好的、效益增長快的企業,特別是對在技術創新、產品新品種的開發和市場開拓、營銷模式的創新和擴展等諸多方面的代表企業進行推廣、推介,引導行業企業發展;四是繼續推動政策落實,如推動低輻射玻璃(low-e玻璃)的推廣應用,推進行業節能減排進步,加強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應用領域的培育和開發,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產品技術結構調整。同時積極推動新形勢下淘汰落后的新標準,強化化解產能過剩工作,為優質產品騰出市場空間,促進行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