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如何在建筑上安裝光伏產品
光伏的建筑應用在住建領域被統稱為光電建筑。目前住建部已發布了一批光電建筑標準,涉及設計、施工、驗收、維護、并網等,以期從建筑的角度規范建筑光伏應用,涉及光電建筑的各類設計規范、技術標準也將會進一步完善細化,用于指導光電建筑建設。
2009年,根據住建部《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的精神,為貫徹落實光電建筑在城鄉建設領域的規模化、專業化應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于當年成立,負責光電建筑應用的行業管理。
面對光電建筑應用行業的現狀,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就在建筑上應用光伏產品或技術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光伏組件用于建筑外圍護結構,應滿足室內環境的要求:一是采光要求。在滿足室內采光要求的前提下,考慮采用光伏透明幕墻、光伏采光頂、光伏窗(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光伏組件透光率與發電量成反比,應根據室內采光系數(詞條“采光系數”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計算光伏組件透光率和發電量,并進行經濟分析。二是通風要求。在滿足室內通風開口有效面積的前提下,考慮采用光伏幕墻、光伏窗,并應進行經濟分析;光伏組件不宜設置為開啟扇。三是保溫要求。光伏透明幕墻、光伏采光頂、光伏窗所用光伏組件,應符合所在氣候分區的傳熱系數限值;此類光伏組件應采取散熱措施(太陽電池工作溫度不應大于85攝氏度);提倡使用非透明的玻璃幕墻,光伏組件可采用夾膠玻璃。四是隔熱要求。在夏熱冬暖地區,用于光伏采光頂、光伏幕墻的光伏組件,應符合熱惰性指標;夏熱冬暖地區的光伏組件屋頂,應采取隔熱措施;夏熱冬暖地區應鼓勵采用光伏遮陽。五是隔音要求。光伏幕墻、光伏窗所用的光伏組件,應符合空氣隔聲性能要求;此類光伏組件應采取散熱措施(太陽電池工作溫度不應大于85攝氏度)。
光伏組件用于建筑構造,應滿足建筑構造的要求:一是建筑屋面。在既有建筑屋面附加安裝光伏組件,要充分考慮保護原有屋頂防水層的問題;根據建筑防火等級,屋面光伏組件應符合燃燒性能(詞條“燃燒性能”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要求;屋面光伏組件的玻璃應采用安全玻璃。二是建筑幕墻。光伏幕墻應符合建筑幕墻的物理性能要求;此類光伏組件應通過建筑幕墻物理性能檢測。三是建筑遮陽。戶用光伏系統適宜采用光伏遮陽;光伏組件尺寸應依據建筑外遮陽系數計算確定。四是建筑陽臺。光伏陽臺欄板構件的選擇問題,比如光伏組件強度、安全玻璃、電氣安全、燃燒性能、保溫性能等。
光伏系統安裝于建筑,應符合建筑安全的要求:一是荷載。在既有建筑上大面積安裝光伏組件,應進行建筑結構荷載安全性復核;光伏屋頂、光伏幕墻、光伏遮陽應符合抗風壓等級的要求;支撐結構、節點連接的承載力應進行計算。二是防火。光伏組件背板、光伏線纜的燃燒性能應通過檢測。三是防雷。建筑光伏系統的防雷措施,例如與建筑避雷網連接、接線箱內的防雷裝置、配電柜內的浪涌保護器、并網接口設備的防雷裝置、等電位連接。四是電氣。光伏組件應通過絕緣電阻、漏電流的檢測;容易與人接觸的地方,應考慮設置直流安全電壓。
光電建筑的商機
“按照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光伏發電系統應與建筑節能、其他可再生能源(光熱、小型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家用電器(空調、通換風、室內空氣凈化)、采暖系統(地暖、空氣熱泵)和智能建筑等進行系統整合,通過多能互補以實現各種能源系統的合理利用、集成優化和能效最大化,建立基于太陽能綜合利用的多能互補動態耦合能源系統,最終實現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突破并實現規模化應用。
”專家表示,光電建筑從單項技術運用向綜合技術集成發展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已成為綠色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發展方向。
作為能發電的帶電建筑,光電建筑比普通建筑要復雜得多。“所面臨的技術問題,不是某個單向技術的突破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在一系列新技術的綜合開發利用和不同行業部門之間在協調管理方面都取得制度性合作實效的基礎上,才能完成的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該專家表示,作為一個多學科綜合的交叉學科,光電建筑需要將傳統的建筑學與光電工程學緊密結合在一起,開展多學科、跨專業的協同研究,合作攻關。
與地面電站相比,光電建筑最顯著的特點是形式的多樣化,光電建筑的多樣化,決定了其市場的細分化;光電建筑市場的細分化,決定了光伏構件產品的差異化;光伏產品的差異化,決定了原始技術創新的無限可能性。隨著未來國內外加大光電建筑應用領域及應用范圍,尤其是各類民用和公用建筑對光伏構件集成系統的產品壽命、強度、重量、美觀、個性、安全以及與建筑結構的適應性等方面都將有更多、更高要求,這將對光伏構件的研發和創新提出更大的挑戰。
不言而喻,光電建筑應國家節能減排之勁風而舞,作為光電建筑建筑材料的光伏構件將帶給光伏企業一個搶拼趕超、激烈競爭的新市場。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