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GB/T 7124—2008 標準相對于GB 50367—2006標準而言,前者將鋼片厚度由原來的2 mm 減小到1.6 mm,致使同等條件下的拉伸剪切強度下降,但GB 50367—2013 和GB 50728—2011 標準中的該項技術指標沒變,從而對加固膠的該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綜上所述,對于鋼-鋼拉伸剪切強度的檢測,由于制樣環節中影響因素較多,需對檢測方法進行細化(或者由經驗豐富的試驗人員進行操作),否則檢測結果會有很大的差異。
3.3 鋼-鋼沖擊剝離長度
GB 50728—2011 的附錄F.4.3 中提出了對鋼片表面進行機械噴砂處理的要求,但對砂的材質、粒徑及噴砂時的壓力均未作出具體要求,而這對碳鋼表面的粘接面積會產生直接影響。附錄F.4.4中對制樣工藝提出“按結構膠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膠接工藝及設計要求的膠層厚度進行”,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結構膠配制完成后是否充分攪拌、攪拌時間長短均會對粘接后的試片性能產生影響。同時針對F.4.4中提到“若有關各方同意,允許采用快速固化養護法”(即將試片在高溫下進行養護以縮短時間),但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加熱處理(詞條“熱處理”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后的試片粘接效果要優于常溫固化后的試片。
由于相關標準中對具體的試驗環節規定不夠詳盡,致使人為因素對樣品制備乃至最終結果的判定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故針對該項指標的檢測方法有必要進行修訂。
3.4 熱變形溫度
熱變形溫度是高分子材料(或聚合物)達到規定形變時所對應的溫度(施加一定的負荷,并以一定的速率升溫),也是衡量材料耐熱性優劣的指標之一。對加固膠熱變形溫度的測試方法,參照的標準為GB/T 1634.2—2004 標準[25]。GB 50728—2011規定加固膠的固化、養護時間為21 d,試樣尺寸參照GB/T 1634.2—2004 為80 mm×10 mm×4 mm;JG/T166—2004 規定的固化及養護條件為“(23±2)℃固化7 d→60 ℃固化2 h”,試樣尺寸為120 mm×15 mm×10 mm。不同標準對熱變形溫度的固化、養護條件及尺寸要求存在較大的差異。GB 50728—2011 由于沒有對固化、養護條件作出具體規定,原則上在(23±2)℃時進行養護,但(23±2)℃養護時,熱變形溫度普遍為50~60 ℃,達不到GB 50728—2011的要求(A級≥65 ℃,B級≥60 ℃);若按“(23±2)℃固化7 d→60 ℃/固化2 h”進行養護時,多數樣品的熱變形溫度會相應提升。
因此,熱變形溫度的固化和養護條件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最終的測試結果。研究結果表明:按照(23±2)℃條件進行養護,則GB 50728—2011 通過指標設定過高;按照“(23±2)℃固化7 d→60 ℃固化2 h”條件進行養護,則JG/T 166—2004 規定的指標過低。因此,建議對相關標準進行協調和統一,并使檢測方法能夠一致,以有利于標準的運用和執行。
3.5 耐疲勞應力作用能力
GB 50728—2011 標準中對耐疲勞應力作用能力的檢測條件作出“室溫時,經頻率為5 Hz、應力比(詞條“應力比”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為5∶1.5 和最大應力為4.0 MPa 的疲勞荷載作用后進行鋼-鋼拉伸剪切試驗”的規定,而其測定次數為2 000 000次,附錄M.3.2規定試件數目至少為25個,檢驗周期為116 d。此外,附錄M.1.2規定“采用本方法測定膠粘劑拉伸剪切疲勞強度時,其頻率可根據用戶的要求確定”(可以理解為如果用戶要求提高頻率,檢測周期可以相應縮短),但該方法的前提是針對大量廠家的膠粘劑分別進行不同頻率的疲勞試驗,并且能得到很好的測試結果。另外,由于采用的鋼-鋼拉伸剪切試片在制樣過程中,制樣工藝對測試結果影響過大,故該測試方法值得商榷。
3.6 設計使用年限
GB 50728—2011附錄4.2.2中有“對設計使用年限為30 a的結構膠,應通過耐濕熱老化能力的檢驗;對設計使用年限為50 a的結構膠,應通過耐濕熱老化能力和耐長期應力作用能力的檢驗”的規定。在制訂說明4.1.3 中有“目前加固常用的結構膠,一般是按30 a使用年限設計的”和“為了保證新建工程使用結構膠的安全,凡通過該專項鑒定的結構膠,在供應時均應出具可安全工作50 a的質量保證書,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規定。
以EP為主劑的加固膠是高分子鏈結構中含有2個(或2個以上)環氧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屬于熱固性樹脂。在服役過程中,高分子鏈結構不可避免受光、熱、水、氧、各種介質(鹽霧、堿等)和微生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與作用,致使材料發生劣化,造成其力學性能下降,甚至發生破壞,進而造成材料的功能性失效[26-27]。高分子材料的耐久性一直是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老化機制的不確定性與使用環境的復雜性決定了建立實驗室與自然環境下老化時間的關聯性非常困難。
本研究認為,檢驗耐濕熱老化能力和耐長期應力作用能力對于評價加固膠的耐久性很有必要;然而,以此來判定結構膠的設計使用年限則違背了高分子材料本身的特性規律,進而以此來要求生產企業提供“可安全工作50年”的質量保證書更缺乏合理性。
4. 結語
(1)現行加固膠的國標與行標之間缺乏協調,表現為檢驗項目不統一,行標的技術指標普遍相當于國標B級的要求,這種現象不利于行標的執行,并且有悖于標準編制的基本原則。
(2)對碳纖維膠的粘接性能評價過多選擇鋼-鋼的粘接性能,以此來考察碳纖維膠的粘接性能與實際應用不符。針對粘鋼膠,國標和行標對凍融循環的檢測規定條件差異較大。針對錨固膠,行標未對膠體性能提出要求,在疲勞試驗的試驗方法上,國標和行標試驗方法完全不同。
(3)相較于橡膠模具,鋼模具更有利于膠體性能的提高;鋼片表面處理方式、噴砂的目數、壓力、膠樣攪拌時間和環境溫濕度等,都會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現行標準中鋼-鋼沖擊剝離長度、熱變形溫度、耐疲勞應力作用能力和使用年限等項目,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
(4)現行結構加固膠的標準在檢測方法上的不細致、檢測項目選擇上的不統一以及技術參數上的不合理,給生產廠家、設計單位及檢測機構都帶來了極大困惑。針對現行結構加固膠的測試技術進行了評價,并結合日常檢測工作提出了相應看法,供行業內專家進行探討,旨在提升標準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促進加固膠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攀,何明勝.環氧樹脂結構膠低溫固化技術及展望[J].低溫建筑技術,2014,36(3):10-12.
[2]黃瑩,張小冬,王思婭,等.建筑結構膠粘劑(詞條“結構膠粘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發展和展望[J].粘接,2014,35(2):83-85.
[3]彭勃,余益斌,單遠銘.加固用環氧結構膠耐熱性能研究[J].建筑結構,2012,42(12):108-111.
[4]李洪江,白雪峰.結構膠膠接接頭耐久性的研究進展[J].化學與黏合,2014,36(1):50-54.
[5]張小冬,黃瑩,趙霄龍,等.混凝土結構加固與防護材料現狀和展望[J].建筑科學,2013,29(11):120-125.
[6]彭勃,余益斌,單遠銘,等.環氧建筑結構膠的耐熱性能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0(9):25-29.
[7]李英,鄭水蓉,汪前莉,等.增韌改性環氧樹脂的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膠粘劑,2013,22(7):47-52.
[8]朱華,張曉華,陳曉龍.水下環氧樹脂膠粘劑用水下固化劑的性能研究[J].中國膠粘劑,2013,22(4):17-20.
[9]JG/T 166—2004,纖維片材加固修復結構用粘接樹脂[S].
[10]GB 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
[11]JG/T 271—2010,粘鋼加固用建筑結構膠[S].
[12]GB 50550—2010,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13]JG/T 340—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用錨固膠[S].
[14]GB 50728—2011,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范[S].
[15]JGJ 145—2013,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S].
[16]GB 50367—201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
[17]李尉萍,曾兵,王聰慧.加固規范中粘鋼膠和植筋膠試驗方法的分析和探討[J].施工技術,2009(7):20-24.
[18]韋軼.混凝土結構植筋加固施工中各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J].公路交通技術,2013(2):84-88.
[19]萬墨林.建筑結構膠應用中的若干問題及建議[J].建筑結構,2006,36(9):22-23.
[20]ETAG 001.Guideline for European technical approval of metalanchors for use in concrete(Part 5):Bonded anchors[M].Brussels:EOTA,2002.
[21]GB/T 2567—2008,樹脂澆鑄體性能試驗方法[S].
[22]GB/T 7124—2008,膠粘劑拉伸剪切強度的測定(剛性材料對剛性材料)[S].
[23]曾兵,馬鳳淑.從檢測看建筑結構膠粘劑存在的問題[C]//中國環氧樹脂應用技術學會華中分會第十二屆學術交流會.武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2008:362-364.
[24]朱華,劉兆秀,張曉華.測試方法對建筑結構膠測試結果的影響[J].中國膠粘劑,2012,21(9):37-40.
[25]GB/T 1634.2—2004,塑料負荷變形溫度的測定第2 部分:塑料、硬橡膠和長纖維增強復合材料[S].
[26]劉景軍,李效玉.高分子材料的環境行為與老化機理研究進展[J].高分子通報,2005(3):62-69.
[27]王珂,虞鑫海,徐永芬.耐高溫環氧樹脂膠粘劑的研究進展[J].粘接,2013,34(2):63-65.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