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日,根據最新正式出版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以下簡稱《建規》)編制的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13J811-1改《〈建筑設計防火(詞條“防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規范〉圖示》(2015年修改)(以下簡稱《圖示》)面市。本次全新上市的《圖示》是對2014年10月第1版出版的配套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13J811-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圖示》中部分條款文字及對應圖示進行了核對修改,同時針對第1版圖集出版后收到的反饋意見,進行了完善、補充和修改。

防火新規直指建筑消防安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各類高層、超高層建筑,大規模復雜建筑、地下建筑、大型石油化工設施大量涌現,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不斷投入使用,帶來了許多新的消防安全問題。同時,近年各地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也暴露出我國消防技術標準尚存在一些不適應、不完善的問題。
作為行業的基礎性規范之一,新版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是由原《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7(2005年版)整合修訂而成。協調了這兩本規范之間存在一些不協調、不一致的問題,將住宅建筑的高、多層分類統一按照建筑高度劃分,增加了滅火救援設施和木結構建筑兩章,完善了有關滅火救援的要求,系統規定了木結構建筑的防火要求;補充了建筑保溫(詞條“建筑保溫”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系統的防火要求。將消防設施的設置獨立成章并完善了有關內容;取消了消防給水系統、室內外消火栓系統和防煙排煙系統設計的要求,這些系統的設計要求分別由相應的國家標準做出規定。
同時,適當提高了高層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層民用建筑的防火技術要求;補充了有頂商業步行街兩側的建筑利用該步行街進行安全疏散時的防火要求;調整、補充了建材、家具、燈飾商店營業廳和展覽廳的設計疏散人員密度;補充了地下倉庫、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氣體儲罐(區)、液氨儲罐、液化天然氣儲罐的防火要求,調整了液氧儲罐等的防火間距。此外,還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災豎向或水平蔓延的相關要求。
新版《建規》作為基礎性、綜合性、通用性的防火技術標準,從建筑材料、建筑結構、消防設施等多個方面提升了建筑的防火安全水平,集中體現了建筑火災防控領域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是我國建筑防火標準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圖示》權威解讀新規,引導落實
為了讓行業內的工程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新規范,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標準院”)組織規范的主編單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及中國京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編制了《<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圖示》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標準院作為國內唯一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的國家建筑標準設計的歸口管理和組織編制單位,組織了公安部消防局及地方消防審查部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部分專家、建筑設計單位及施工圖審查部門的專家對《圖示》進行嚴格審查。《圖示》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的部分條文通過圖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來,力求簡明、準確地反映規范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執行規范。不僅可以供全國建設單位、規劃和建筑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相關人員以及消防監督人員配合規范使用,還可以作為建筑設計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教學的參考。
《圖示》作為學習《建規》的輔助資料,編制時本著以下幾個原則:
1、《圖示》不是規范條文的唯一做法。它是本著在符合規范條文原意的基礎上,通過《圖示》提供更安全合理的方案,起到引導、補充、完善規范的作用。同時由于實際工程情況多樣,作為《圖示》不可能包羅萬象。基于時間與篇幅有限,本次《圖示》選擇量大面廣、成熟的、安全合理的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供設計人員參考。
2、利用《圖示》較直觀的表達形式,將規范中的一些理解比較寬泛的表述具象化,避免因產生疑議而引起糾紛。
3、希望通過《圖示》使設計人員體會并掌握防火規范設計原則及基本理念,將其靈活應用到實際工程中,而不要把《圖示》僵化執行。
系列《圖示》解新規,讓建筑防火安全全面升級
《圖示》的問世,作為對防火規范的深入解讀,對于指導工程技術人員提升建筑物抗御火災的能力,從源頭上消除火災隱患,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外,標準院組織編制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圖示》、《<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圖示》、《<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規范>圖示》等圖集也將陸續面市。這些圖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解析部分重點條文,將容易引起歧義的條文和舊版規范有較大變化的條文,通過圖示、表格、圖片等形式將規范條文清晰、簡潔、明確地表示出來,力求準確表達規范原意,便于從業人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