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十八大以后,我們國家包括我們監理行業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正處在由舊規制模式向新規制的轉變過程,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導致監理行業處在一個由原來的平衡狀態到不平衡狀態,以及到再平衡狀態的轉變過程當中。監理行業為什么暗潮涌動不止?因為監理行業正處于一個不平衡的狀態。
在這個的轉變過程中,監理行業出現了各種問題,比如價格問題、人力資源問題、強制監理問題等等。盡管這個過程非常痛苦,但是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無論是監理企業,還是監理協會,都必須學會適應新的規制、新的體制和新的環境。那么什么是新規制、新模式、新環境呢?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新常態”。這個新常態區別于原來的政策,區別于原來的管理體制,區別于原來的市場大環境,它是一條線,一個過程,而且這個新常態不是一時的,是一種階段性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叫做新常態。監理行業從業人員要充分認識新常態,才不至于盲目。
新常態不以監理意志為轉移
新常態實際上在社會的各個層面都存在。在國家層面和監理行業層面上看,監理已在新常態的漩渦當中。
在國家層面上新常態表現有以下幾點:
一、政治上要嚴格的執行八項規定,反腐倡廉作為政治體制的一個核心內容,而且從十八大三中、四中全會逐步的加強,那么面臨這種以反腐倡廉作為主線的政治體制改革,監理行業、企業不會受到影響嗎?傳統的經營方式是否需要要改變?那種以請客、送禮、給回扣、拉人際關系等為重要經營手段的監理企業還能經營下去嗎?
二、在國家層面上,中央堅定不移地堅持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一年多來,中央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今年將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事項。住建部把八項個人執業資格,全部列入取消行政審批的序列。改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是原來不敢想象的,原來的體制將全面打破。原來的企業資格、個人資格都是配套的,現在取消了,打破了,怎么辦?要有新的體制,要建立新的管理體制,要建立新的方式,才能建立新的監理平衡。在新的監理平衡下,我們必須重新改變企業發展思路。之前我們企業的發展,完全是圍繞著政府開展工作。因為我們的管理體制是以政府行政管理為核心的管理體制,那么下面一步由于行政體制的簡政放權,政府工作的重心逐漸轉移到監督指導,社會自律管理體制上,監理企業的發展思路是靠政府還是靠市場,還是靠社會
三、全面實現產業結構與升級,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國家重點推的中國制造。李克強總理出國訪問,推動技術進步,解決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把高科技、高水平的東西推出國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最明顯的政策就是“一帶一路”。在“一帶一路”中電力行業首當其沖,但是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東西,電力監理能夠走出去嗎?再有一點,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克強總理一再強調“互聯網+”。如果我們在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等方面,不實現質的突破,我們怎么實現“互聯網+”的突破?這也迫切逼迫監理行業和企業要實現全面升級,進入信息化的時代。
四、節能環保。創造一切的GDP都是必須在保證節能環保的基礎上。如果我們工作不節能,不環保,肯定是沒有出路的。那么對于我們企業如何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從節能環保這種國策上來規劃,來提升我們的發展思路、發展水平?
因此從國家層面上,常態化的這些表現實際上對監理企業影響是非常大的。國家的大政方針就是我們未來的發展空間。
這是在國家層面上,那新常態體現在行業層面上具體表現是哪些呢?
一、全面推進工程咨詢業的市場化,這是新常態對于監理行業與監理企業最核心的問題,一切以市場充分發揮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重新構建新的平衡。無論是政府、行業、企業,都要實現市場化。說白了,市場化產生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這是我們感覺最為深刻的市場化。
二、市場化之后,政府對于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加大,強化了。沒有工程質量,就沒有我們監理行業生存的根基了。這將是監理行業協會倍感壓力的地方,監理企業面臨市場化的核心問題,要圍繞市場化重新規劃企業發展方向,同時如何保證工程質量,也是一個核心問題。
新常態為監理帶來的思考
對于監理行業來說,在新常態下我們可能要面臨五個具體問題。
第一是監理價格的全面開放。雖然監理行業最初有一個政府投資指導價,但最后也給沖開了,確切說從國家層面考慮,放開價格就是因為把工程咨詢企業(包括監理企業)作為市場化的企業來進行設計。首先監理價格的全面放開就是使供需矛盾趨于合理。供需矛盾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與減少,提供者也在增加減少,使兩者趨于平衡。當然,它產生的結果也是優勝劣汰。其次是服務與價值趨向統一。在新常態下,通過放開價格會使我們的服務內容、服務質量、價格價值趨于統一。但是在這個趨于統一的過程中,難免出現惡性競爭,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斷崖式的價格變化。以壓低價格的代價來贏取生存時間有意義嗎?很明顯,在價格競爭中,我們不可以一味地打低價競爭牌,而是必須以能真實反映市場需求和服務價值的價格為準。監理行業的存在就是國家和大眾的利益保障,是為了杜絕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發生而存在的。因此,監理企業不能僅僅著眼于價格競爭上,更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安全。另外對于監理企業來說,工程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企業收入的高低,反過來如果企業成本升高,怎么辦?
第二是落實五方主體責任。住建部己經明確地把監理列為獨立的一方主體,監理工程師要對工程質量負責而且是終身負責。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企業首先要面臨的就是責權不統一帶來的問題。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責任下,我行使的權力往往無力落實到實處,無法控制工程真正的成本、質量和進度。其次是質量體制的改變。監理服務價格降低,企業成本卻增加,員工工資提不上去。監理企業與房地產開發企業、設計企業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行業高質量高水平人才流失。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