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ǎng)]編輯部整理發(fā)布:
采用內外雙層幕墻 :
主樓上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的混合結構體系:
上海中心大廈平面(詞條“平面”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圖:
上海中心大廈基礎大底板澆筑施工的難點在于,主樓深基坑是全球少見的超深、超大、無橫梁支撐的單體建筑(詞條“單體建筑”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基坑,其大底板是一塊直徑121米,厚6米的圓形鋼筋混凝土平臺,11200㎡的面積相當于1.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厚度則達到兩層樓高,上海中心大廈是世界民用建筑底板體積之最。
其施工難度之大,對混凝土的供應和澆筑工藝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作為632米高的摩天大樓的底板,它將和其下方的955根主樓樁基一起承載上海中心121層主樓的負載,被施工人員形象地稱為“定海神座”。
上海中心大廈 模型效果展示
上海中心大廈施工現(xiàn)場
開工時間: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時間:2014年。
占地面積: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積: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總建筑面積約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層數(shù):地下結構5層,地上部分包括124層塔樓和7層東西裙房。
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結構。
用鋼量:約100000噸。
建筑造價:148億元
正在初步進入動工階段的上海中心大廈施工現(xiàn)場,本工程塔樓基坑開挖深度為31.10m,采用明挖順作法的基坑施工方法。
塔樓區(qū)圍護采用121m直徑的環(huán)形地下連續(xù)墻圍護體系,圍護地墻厚1200mm,支撐體系為6道環(huán)形圈梁。
分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技術。
變風量空氣調節(jié)技術。
熱回收利用技術。
地源熱泵技術。
渦輪式風力發(fā)電技術。
雨水收集處理和回用技術。
綠色施工技術。
變風量空氣調節(jié)技術
變風量空調系統(tǒng)是利用改變進入空調區(qū)域的送風量來滿足負荷變化的一種空調系統(tǒng),與定風量系統(tǒng)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節(jié)能。
① 減少空調風機運行能耗,空調風機的電力消耗全年平均可降低50%以上;
②利用室外新風作為冷源,降低制冷系統(tǒng)的運行能耗。
熱回收利用技術
1.大樓在運營過程中,酒店、辦公等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空氣;
2.特別是上海中心大廈有24 個直接對外營業(yè)的大空間的空中花園,在夏季會集聚溫度較高的熱空氣;
3.因此,熱回收利用技術就是將這部分的熱空氣進行回收,采用熱泵型熱水加熱器,為酒店提供生產(chǎn)生活熱水;
4.水熱泵系統(tǒng),采用帶ECM電機的風機盤管機組。
地源熱泵技術
上海中心大廈,位于浦東的陸家嘴功能區(qū),占地3萬多平方米,所處地塊東至東泰路,南依銀城南路,北靠花園石橋路,西臨銀城中路,為上海陸家嘴摩天大樓建設計劃最后的壓軸工程。其建筑設計方案由美國Gensler建
1.這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供熱制冷的環(huán)保型空調系統(tǒng);
2.在冬季可把土壤中的熱量“取”出來供給室內用于采暖(詞條“采暖”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
3.在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土壤中去;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