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都說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即使言語不通,有了音樂,就有了溝通,而歌劇院則正是為全世界的人們搭建起的一座語言“橋梁”;全球著名的歌劇院不少,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悉尼歌劇院、巴黎國家歌劇院等都是全球最頂級的音樂殿堂——是的,除了音樂,還有殿堂,如果說音樂是一門傾聽的藝術,那么建筑物則是一門視覺的藝術;在2014年11月啟用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無疑完美的詮釋了這一藝術理念。
臺中歌劇院整體效果圖
臺中歌劇院夜間效果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簡稱臺中歌劇院,是臺灣臺中市的國家級展演場所,位于西屯區七期重劃區內、臺中新市政中心旁,占地57,685平方米,內規劃大型展演歌劇空間2009席一座,800席中型劇場和200席實驗劇場各一座,總投資約35.6950億元新臺幣。據悉,該項目最初規劃名稱為“臺中國家歌劇院”,2005年9月被文建會降為地方級建設,因此被迫改為“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目前全由臺中市政府負責,即使級別有所下降,但這并沒有妨礙建筑成為經典,也并不妨礙它被評選為“世界新九大地標建筑”,得此殊榮堪稱難能可貴。
臺中歌劇院夜燈光效果圖
臺中歌劇院由日本建筑師伊東豐雄所設計,經2005年進行的國際竟圖后,該項目——“聲音涵洞”獲得首獎,該項目也成為了臺灣戰后首座真正的前衛建筑,臺中國家歌劇院最大的特色在于回歸最原始自然的洞窟環境,并不執著于原有的線性或曲面建筑,而是超越原來幾何學的模式,大量采用輕薄的鋁合金、玻璃做為建筑構件,以此來突顯建筑的透明、穿越、輕盈感,大量的使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功能,其中,外墻由58個曲墻單元、1372片元素組成的空間系統,創造出洞窟般、幾近無直角的空間。伊東豐雄動手瓦解純粹抽象立、一成不變的建筑窠臼,整體宛若包覆著水或空氣般,替空間塑造出具象的流動氛圍。
臺中歌劇院夜間燈光效果圖
臺中歌劇院工程圖
項目中包括聲音涵洞、曲墻、孔洞、管等多種復雜的建筑元素,致使歌劇院工程難度之高,也因此被媒體譽為世界建筑奇跡之一,伊東獨創的曲墻建筑工法和水幕防火設計也獲世界專利。曲墻是由特殊工法將鋼筋搭建成3D彎度,注入混泥土40公分厚墻,澆置形成雙向曲面墻,作為提供建筑的垂直支撐和側面抵抗之結構,并延伸出不同的場域空間;在建筑外墻上分布著許多圓孔,它們被稱為會呼吸的氣孔,白天室內可穿透陽光,夜晚室內散發柔和的燈光,“內外兼修”使建筑散發絕然不同的氣質。
臺中歌劇院夜間燈光營造夢幻效果
當然,降低能耗是每一座新興建筑的必修課,采用獨特的氣流調節器與散熱技術,地面上圓型為冷氣排風孔,白天能隨著室內參觀人數及空間狀態用智能運算最舒適的空調溫度,由地面往上循環流動。到了夜間則有自然換氣空調系統,讓空間保有合宜的氣體流動。針對曲面空間的防火系統規劃,彈性設計對應復雜彎曲空間的水幕系統,能第一時間快速阻絕火熱與煙,疏散人群且避難安全性高,支援消防救援。此外,屋頂還設有雨水收集系統,人工植被系統有良好的環保效應和景觀效應,建筑也不再孤立于城市中間,而是幻化成景觀與城市融為一體。
臺中歌劇院從“呼吸孔”中散發出柔和燈光
據悉,臺中歌劇院自14年11月23日啟用以來,幾乎是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如果您有機會去臺灣,一定不要忘了去體驗一場音樂的盛宴,更別忘了好好感受這座被形容為“全球最難蓋的房子”的壯觀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