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面積僅千余平方米,投資僅300余萬元打造的一座小型博物館——湖北省鄖縣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火了,這是為什么呢?近日,知名建筑媒體Dezeen評選出了2016年全球十佳公共建筑,沒錯,該館躋身其中,成為中國唯一榜上有名的作品,而這座被作者自嘲其貌不揚的公共建筑,為何能榮獲“全球十佳”?該館設計師、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保峰教授稱,這件作品勝在創意設計上,與上榜的眾多世界大牌設計師的作品相比,它雖然小而且還有些“土”,但體現了跟自然相融的樸素價值觀。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實景圖
此外,入選今年全球十佳公共建筑的還有波蘭托倫音樂廳、法國恩特林登博物館、柏林東南亞藝術博物館等世界知名建筑。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實景圖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項目位于湖北十堰鄖縣青龍山,鄖縣地處鄂豫陜三省邊沿,雙江上游下段,秦嶺巴山東延余脈褶皺緩坡地帶,博物館在山坡順勢而建,且體量不大,建筑面積僅千余平方米,不走近很難發現,體現了建筑與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項目主體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它的設計上,李保峰提出關注場所、適應地域氣候、保留歷史記憶,采用適宜技術、形式源于展示模式等設計原則,突出表現“建筑應該緊密地錨固于其所在的場所”的理念,并對場所及材料進行巧妙挖掘。由他設計完成的該館,既有幾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又有幾十年前的舊瓦,還有剛剛建成的建筑。建筑空間對地形的嵌合以及不同時間段的凝結,使其充滿了歷史感與場所感。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實景圖
鑒于地形的復雜,因此在建設上也頗具難度,為了形成通用空間,項目采用覆蓋整個地塊的大跨度結構,并且施工過程中還必須防止對恐龍蛋造成傷害,因此無論在設計上還是施工工藝上要求都非常高,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壓縮屋頂的厚度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為降低屋頂的自重,因此屋面采用可鎖邊的預制金屬板,建筑材料和構件(詞條“構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采用標準化定型化設計,工廠預制,現場裝配,可替換更新,地面的支撐點也可以進行微調節。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實景圖
在表皮體系上,設計師從地形和太陽高度角為參考,曲線起伏強度和密度為因素,生成多種設計屋面形式,再生成根據屋面邊線調整疏密及轉動角度的90度夾角雙層百葉立面體系,并最后綜合多種因素決定最終建筑的形式。建筑外形以恐龍為原型,屋頂全部以四棱椎逐個拼接,塑造恐龍的鱗片造型,材質則全部采用金屬板,具有輕便、耐腐蝕、方便后期維護等優點。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實景圖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于2013年5月開工,2015年對外開放,是迄今世界上恐龍蛋化石最集中、種類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化石群,同時也是目前中國唯一可在原地觀賞的恐龍蛋化石群。博物館開放后,考古學家在附近又發現了3000多枚恐龍蛋,當地相關部門(詞條“門”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又請李保峰對博物館第二期建筑進行設計,目前,土建已基本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