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日武漢市武昌區興國南路東湖復地國際小區二期一業主家裝修,安裝的玻璃窗戶從樓上掉下來,窗戶突然從21樓掉下,砸中一名女外賣員,女子不幸當場死亡。

目前兩名裝修工人和業主已被警方帶走。
其實,國內類似事件屢見不鮮了,造成窗戶出現安全隱患最根本原因就是行業不夠規范,現場施工質量控制不夠嚴格,一些技術不專業、責任心不強的商家往往對窗戶粗制濫造,其質量根本不過關。

有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掌握一些辨別窗戶質量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檢查窗戶是否安全的一個簡單方法是,抓住安裝好的窗戶左右、前后均搖一下,如果很穩,則說明窗戶安裝質量較好;如果發現有松動、推拉比較緊、窗框傾斜,則存在安全隱患。檢查窗戶時發現窗戶一抬就可以拆卸下來的,一定是不合格產品,要么修補或徹底換掉。
在此,墻報先生整理了一些關于門窗安裝質量控制的資料,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到大家!
▼民用建筑門窗安裝施工工藝
安裝準備→臨時固定窗框→校正→固定窗框→打發泡膠(內墻抹灰前)→安裝窗扇及五金件→打密封膠(外保溫完后安玻璃前)→安裝玻璃

▼窗框安裝關鍵技術要求
在樓座頂層的其中一個單元制作樣板間(兩個單元對稱),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批量安裝,避免大面積安裝后返工情況。
建議:在招標文件及分包合同中明確窗戶制作前應對現場窗洞口實測實量后再行制作,避免將來出現爭議在圖紙會審階段,100mm厚砼欄板(詞條“欄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變更為200mm厚砼欄板或200mm厚砼翻邊,以便于將來窗框安裝窗洞口(特別是異型和懸挑結構)采用剛性(詞條“剛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成品模板,減少窗洞口出現難以避免的偏差
▼較大偏差窗洞口窗框安裝
每層陽臺窗砼欄板彈出水平線,水平線標高距離窗洞口底部標高10cm,測出梁最低點與砼欄板最高點的高度滿足窗框安裝要求方可安裝。

窗框安裝時以砼欄板內側為標準,安裝完成后,窗框懸空部分,抹灰施工時增加加強網修補,弧形欄板外側保溫采用玻化微珠調整。
▼弧形窗框安裝技術
1、定位第一個側窗框位置
側窗框與墻面寬度3cm,要滿足內外墻保溫及紗窗安裝的要求。
根據上部梁定位側窗框。(前提是上部梁偏差在允許偏差之內)

2、根據已安裝的一個側窗,用卷尺測量出另外一個側窗框的內外位置。
3、通過控制兩個側窗框位置來確定弧形窗框的位置
4、臨時固定弧形窗,以右圖方法測量弧度,如偏差滿足要求再安裝固定。

▼門窗標準洞口
1、標準洞口尺寸:門窗洞口完成基礎砌筑,并經過第一道防水砂漿修整過后的最終洞口尺寸為門窗洞口標準尺寸。
2、窗框安裝前洞口需粉刷一道水泥砂漿(詞條“水泥砂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使洞口表面光潔、尺寸規整。外窗窗臺板基體表面上應澆成3-5%的向外泛水,其伸入墻體內的部分應略高于外露板面。
3、磚墻(粘土磚、易通砌塊)門窗洞口應預留混凝土埋塊。混凝土埋塊的間距要求為:洞口上下邊埋塊間距應為150mm,洞口左右邊埋塊間距應400mm。

▼濕法門窗框安裝
洞口偏差大于10mm并采用水泥砂漿修整后的洞口,門窗固定片與土建結構連接禁止使用射釘固定。應采用尼龍膨脹螺釘固定。

▼濕法組合窗拼樘料安裝
1、拼樘料上下端口應封堵;
2、拼樘料應設計加長與結構可靠連接;
3、組合門(窗)框與拼樘料卡時,應用緊固件雙向擰緊,其間距應不大于400mm;距兩端間距不大于180mm;拼樘料門(窗)框間的縫隙應采用嵌縫膠進行密封處理。

▼干法門窗框安裝
1、主副框安裝間隙應嚴格按主副框設計間隙進行現場質控。安裝完成后主副框實際間隙不應小于4mm。
2、主副框間隙控制應采用專用主副框間隙調整塊。不得直接用緊固件緊固控制主副框間隙。

▼發泡劑塞縫節點

▼發泡劑塞縫范圍

▼發泡劑使用要求
1、塞縫間隙為15~25mm。最低施工溫度為+5°C
2、施工前,將填充部位清潔并用水噴濕;
3、噴射由下向上,噴射量至所填充體積的70%即可;
4、十分鐘表面開始固化,在固化前將溢出發泡劑塞入縫隙處。防止發泡劑外膜破損。
▼水砂漿塞縫節點

▼水砂漿塞縫要求
1、塞縫砂漿應使用防水砂漿;常規混合比:水泥:砂子:防水劑(重量比)為1:2.5:0.03。具體根據使用情況調整混合比。考慮抗裂可加入聚丙烯纖維-杜拉纖維;
2、塞縫建議采用專業塞縫隊伍;
3、使用合理塞縫間隙為15~30mm。洞口修正大于50mm的必須采用鋼筋網片細石砼做法;

▼鋼副框安裝節點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