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作者簡介:
陳勇:男,1980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碩士學歷,畢業于東南大學工程力學專業,中級工程師,弗思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南京辦公室總經理。
簡歷:
2006.05~至今 弗思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高級合伙人 南京辦公室總經理
2001.08~2005.10 江蘇合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結構設計(詞條“結構設計”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負責人、幕墻設計師
專業領域:
15年的幕墻行業及專業經驗,東南大學結構結構專業學士&工程力學碩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幕墻設計及結構研究,對單元式系統以及鋼結構和柔性結構也有著深厚的功底。參與完成了大量的幕墻工程設計項目,積累了豐富的行業及專業經驗,有著各類外墻系統設計、實施、咨詢多方面的經驗。曾多次受邀參與專業學術交流活動,并在全國門窗幕墻技術培訓班中擔任講師一職。在行業內外期刊上發表過諸如《單元式玻璃幕墻在超高層建筑上風震荷載作用下的受力分析與結構設計》、《蒙特卡羅法與動態測試不確定度分析》、《工程項目中幕墻顧問(詞條“幕墻顧問”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如何做好投資控制》、《云紋幕墻的技術分析》等多篇論文。
2006年加入弗思特,歷任弗思特南京辦公室顧問工程師、南京辦公室副總經理,現任南京辦公室總經理、弗思特高級合伙人,全面負責公司在華東及周邊區域的項目拓展及辦公室的運營管理,作為弗思特高級合伙人,致力于要成為最優秀的工程顧問,工作中不斷的探索在建筑生產領域中的專業價值,踐行以技術和服務的形式將價值傳遞給客戶,將弗思特打造成國內一流、受人尊重的工程顧問公司。
主要工程業績:深圳世荗前海項目、寧波中心、蘇州萬科國際廣場、上海萬科五玠坊、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石家莊勒泰商業廣場、昆明紅星宜居廣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5研究所科研生產綜合樓、蘇州吳江農村商業銀行

弗思特工程咨詢南京有限公司 高級合伙人 陳勇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這個會議。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既有建筑外立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015年,相對于去年同期,全國地產商拿地情況下降了33%。另外,這幾年由于國家中央的宏觀調控,政府性的公益項目,比如說養老,醫療,文化,教育這些項目還會增加。而實際上現有的新建筑,總體趨勢越來越少。十二五期間,在住建部的要求和計劃中,要求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

還有一個信息,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廣州成立了城市更新局,他們主要是以政府性的行政單位來做城市改造,包括在2013年,武漢市開始推進的三舊建筑改造工程。舊廠房,舊城區,還有舊村莊的改造。事實上不管是廣州、深圳,包括佛山、中山,還有武漢做的這些三舊改造工作,都是既有的存量房市場,或者是既有建筑的改造。

那么話題就來了,關于既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一般來講,從建筑市場開始,從材料到設計到建造,到運行的維護。如果無法繼續維護,就會做一些翻新,改造,加高,加固,然后再二次運營維護。如果還運營不下去,又沒法進行這種翻新改造,那就只能拆掉,回收,或者加高,拆掉重新做。然后材料回收再利用, 實際上,建筑全生命周期是指從材料與構件(詞條“構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生產,這包括原材料的開采、 規劃設計、運輸建造、運行維護、翻新改造、一直到拆除與處理的全過程。

翻改的既有建筑,研究其全壽命周期的費用變化,基本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投資回報相對于成本,在翻新改建之后,會再度大幅變化。講到現在,我們國內建筑領域其實跟國外的發展,有非常多類似的地方。不管是幕墻門窗還是建筑本身,我們國內的建筑領域,提到存量房市場越來越多,新建的建筑相對來說開始收縮。國內的領域就是從大規模的新建市場,逐漸轉化為注重舊建筑改造開發利用的這么一個階段。

當前,國內建筑領域正處于一個由大規模的新建逐漸轉向注重舊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階段。我們目前面臨問題是,”如何在現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采取合理的手段,對有保留價值的既有建筑,進行修葺改造,使其既能滿足功能需求,同時又能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命題。

世界發達國家,基本上都經歷過這么三個階段的建筑建設:1、大規模新建,2、新建與維修改造同步,3、重點轉向舊建筑的維修改造。從20世紀70年代起,歐洲就開始特別的重視,舊建筑的保護、改造和再利用。當前呢,國內的建筑,同樣也在經歷這這三個階段。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就隨之而來了。

隨著社會的經濟不斷發展,物質需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的功能、外觀需求,變得越來越高。建筑外立面逐漸呈現出多樣化,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層皮”。作為連接和轉換建筑內、外空間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著建筑外觀、空間功能以及城市界面。在建筑立面全壽命管理中,改造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各種不同的改造方法中,外立面改造,因其迅速而有效的建筑改造效果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

不過呢,由于國情、經濟水平與文化背景等原因,國內對建筑外立面改造的認識起步時日尚短,在技術手段及設計理念上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這是我們在2006年完成的連云港中山東路的商業街立面改造,涉及十幾棟建筑,包括商業、辦公、住宅、酒店等不同建筑類型。很多改造項目都期望達到“低造價、低技術、工期短”,這種快捷低成本的立面改造方式,在既有建筑改造實踐中被大量復制并應用著。然而這樣的立面改造方式同樣也會帶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1、對原有建筑表皮的損壞;2、或是對原有建筑風格的扭曲等等,3、雖然經改造后外表皮恍若新生,但卻讓原有建筑的風貌蕩然無存。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我國許多城市,都存在著大批具有保留價值的既有建筑。在這些建筑不能做到正常的經營運轉的時候,就需要通過設計對其改造,實現功能與經濟價值的轉移,從而達到延續建筑歷史與文脈的目的。立面改造不僅要求尊重歷史,同時也需要在建筑與環境變換中,注入新的生命力,達到新舊協調共存的目的。

這是上海的南市發電廠,1897年的“南市發電廠”亮起了上海第一盞燈泡,從此上海出現了“夜上海”的景象。百年風雨之后,2010年世博會期間,南市發電廠被改造為 “城市未來館”,后改建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2012年10月1日,修繕一新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此類建筑,身份不斷的轉變,實現了建筑生命的不斷延續,也實現了對原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這是南京1912街區的前世今生。民國時期的南京城,聚集著最顯赫的政界要人和學術大家,是中西文化交會之地,建筑、社會風尚都帶著中西合璧的味道。“南京1912”的設計風格,與附近的民國總統府遺址建筑群,總體風貌保持一致,體現的是民國建筑的精神。在建筑外觀上,大多數改造修繕后建筑,門窗做了節能處理,補充了一些廣告招牌。而毫無修飾與浮華的青磚既是墻體,又是外部裝飾,煙灰色的墻面上,勾勒了白色的磚縫,除此之外很少其他修飾。

這是北京的菊兒胡同。位于北京東城區的西北部,這是一處充滿歷史文化色彩的地方。按照老一輩大師們的說法,北京那些老城文化中最能沉淀下來的部分都以建筑的形式呈現在這里。比如說,菊兒胡同內3、5、7號院是清直隸總督大學士榮祿的府邸。上世紀90年代初,菊兒胡同以舊城改造試點的身份引起過全北京,乃至全世界的重視。兩院院士、著名建筑學與城市規劃大師吳良鏞主持的新四合院設計。這組建筑群的設計,得到過“聯合國人居獎”等獎項和贊譽。 新四合院在建筑用色上,則是基本沿襲了傳統,通過灰瓦白墻、基座處理和細部處理等手法,取得和周邊四舍院和諧、統一的風格,謙遜但很有活力。而頂層的玻璃陽光屋又能告訴人們這是現代的產物。

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往往是在原有建筑立面的條件下,通過像構圖、比例、材質、形式等設計手段,來達到改造的目的。既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么維持、要么改造、要么拆除。而在建筑外立面改造中,具體表現形式為兩種:第一,采用對比法則,強調新舊分離以達到對話歷史的效果;第二,采用相似法則,模糊新舊界限以達到再現歷史的效果。在這兩種表現形式中,材料的選取、色彩的選擇以及現代化技術的應用等都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首先材料是建筑外立面的重要組成元素,其物理性以及對人的感官影響,都直接影響著建筑改造后的效果。無論是運用舊材料的還原維護,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應用新材料,其目的都是為了用合適的材料重現舊建筑的活力。大部分時候舊建筑的原材料是可以被循環利用的,這是節省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途徑,較好地延續了既有建筑的歷史文脈和建筑風貌。但由于能循環再利用的原材料有限,往往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在往往需要引入新材料。新材料的運用擴大了表皮改造的自由性,也增加了改造的多樣性,通過新材料的引入,可以令新舊表皮融為一體。圖片上面是北京復興路的辦公樓改造工程,它原先是一個辦公樓,后來改造成目前這個樣子。下面是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住宅,他在建筑的外立面做了比較多的裝飾。

其實在既有建筑的改造實踐中,色彩作為建筑立面最突出的表達元素,真實地反映著新舊表皮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張圖上一個是意大利拉奎拉的彩虹禮堂:09年地震后的重建,選用落葉松木板作為外立面和地面材料,用云杉木制作箱型桁架結構。每塊木板都刷上了好看的顏色,似乎是讓城市重新燃起生機。木材作為可再生的環保能源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與周圍的石墻形成自然融合。同時,實施單位為了抵消用于建造的木材損耗,建筑建成后將在基地上栽種200棵樹木 。另一張圖是德國美因茨猶太人社區,人口增加,原來的教堂不能滿足需要,因此要擴建,建筑的外立面由綠色的玻璃瓷磚組成,可以反映周圍環境,還能顯示出多彩變化的光線。

建筑立面是建筑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與物質交換的介質,為了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外立面改造已成為優化建筑性能的有效方式。從生態的角度講,大自然是主要的能源供給者。目前很多綠色建筑以太陽能作能源,我們運用這些生態低能耗、環保可持續的建筑表皮改造,是未來既有建筑改造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建筑表皮改造,可以做出針對環境變化的智能調整,以最小的能源消耗維持建筑內部的舒適環境。這是愛沙尼亞塔林的NO99稻草劇院,臨時建筑,漆黑的稻草,突出這一可持續材料生命循環的象征意義。另一張圖是位于馬來西亞檳城的HOHO主題精品酒店——原建筑是已有35年歷史的舊辦公樓,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結構與空間,外部以全新的鋼結構框架覆裹,植物蜿蜒生長纏繞鋼架;智能化的新風和溫度調節系統,使得酒店環境非常舒適。

立面表皮作為連接建筑內外空間的媒介,一方面要滿足建筑內部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要反映外部建筑形態,更好地與周邊建筑協調,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的需要。因此,建筑立面的改造受到諸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這包括:建筑功能、建筑結構、建筑所處的地域環境以及當時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等等。

首先是功能因素。沙利文曾提出“形式追隨功能”的設計原則,認為建筑形式與功能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柯布西耶也曾說過:“建筑設計應該從內到外,室外是室內的結果。”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之一,功能決定了建筑的屬性,功能不同的建筑往往需要有著不同的形態特征和建筑語言環境。功能發生變化的舊建筑,依靠立面調整提供了新生的機會。這是位于法國Morzine的一個“蝸牛特色居室”,建立于1826年的古老的農舍,在2012年要改造成為一個奢華的租借別墅。別墅設計翻新的挑戰就在于要保持這些原有木制外層包裹層,同時又讓陽光透射而入,因此做了木質鏤空,在木板上雕刻(詞條“雕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出很多的帶孔區域。拆分出不同的功能區間,住宿、廚房、餐廳等位置的所有的外門窗都做了完全的功能性調整。

其次是結構因素。結構對于建筑來說就好比人體的骨骼,是建筑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建筑中最不易更改的部分。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建筑改造大部分是在原有建筑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既使功能發生改變,結構仍然保持不變。這是煙臺萊陽的市中心的一幢爛尾辦公樓,空置10年了。在 15000 平方米的混凝土建筑中,設計師在不改變原有結構柱網的前提下,將八個居住樓層分割成了三種,共244 戶的居住單元,然后把尺度不一、功能各異的公共空間穿插其間。為了消化建筑平面中不適合居住的區域,設計師在各個樓層設計了一些公共露臺,這也為住戶們提供了一些功能性極強的活動空間。立面上,在較低樓層的陽臺部分,專門增加了一層穿孔鋼板,希望盡可能弱化喧囂的街道對于私人生活空間的干擾。

第三個經濟技術因素。在大部分情況下,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項目大都比新建項目投資低。但是,在舊建筑改造過程中,經濟條件對建筑改造有著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技術要求較高的表皮改造項目中,經濟的影響尤為明顯。這是一座韓國一座好幾十年的磚房改造項目,基本單元由87塊黑色不銹鋼(詞條“不銹鋼”由行業大百科提供),15000種幾何圖案的四面體,將原有的砌體墻包裹起來。紅色韓式屋頂瓦和磚塊。百葉窗和石材交替變換,LED照明單元嵌入上方的百葉窗。

最后是地域環境因素。建筑和城市環境是一種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舊建筑被歷史賦予的地域性既是它的特點和文化價值所在,又是改造中不可回避的難點。如何與地域歷史文化建立聯系,是非常重要的。杭州白塔公園內的古一宏紅茶館,該公園位于老復興路,毗鄰錢塘江邊;是西湖文化遺產的實證。古一宏紅茶的墻面層疊造型是以宜興地貌為原型,格柵作為本次設計的主要元素,讓東方禪意得到了更好的體現。竹制實木條排列在空間中隨處可見,配合特殊工藝處理的大塊面白墻以及人造水景。
總的來講,剛剛提到了四個因素,地域,經濟結構,材料,功能,這些內容都涉及到立面改造的一個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