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很多人認為招投標(詞條“投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就是比大小和搞談判,其實核心在于供應商的選擇和入圍。
幕墻作為外立面的一種早已為我們熟知,因其具有造價大、工期長、協調多等特點,在施工招標時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從事成本管理工作十五年來,先后任職于世茂集團、新城地產、綠地集團等房企,經歷多個幕墻項目的招標工作,今天主要就工作過程中積累的一些關于招投標的心得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幕墻定義概述
幕墻是建筑的外墻圍護,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故又稱為"帷幕墻",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筑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由面板和支承結構(詞條“支承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體系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變形能力、不承擔主體結構所用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
按面板材(詞條“板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料來分類,幕墻可以分為玻璃幕墻、金屬板幕墻、石材幕墻和組合幕墻,按面板的固定方式,又可以分為框支撐、點支撐和全玻幕墻。

幕墻招標關鍵把控點
1、 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是招標的價格依據,招標前必須取得目標成本。目標成本在材料選型、確定合同價等環節,是作為直接的成本管控依據,因此必須真實、準確、合理,堅決杜絕進場施工后因為成本問題而修改配置標準的行為。
2、 材料選型
幕墻工程的材料包括骨架和面板以及五金配件幾大類,材料的類型幾乎是在方案階段就已經定好,比如是玻璃或是石材,此處所講的材料選型主要是指選擇材料的參數,比如玻璃是否采用low-e,型材是選擇氟碳噴涂還是粉末噴涂,五金件是進口還是國產?選型的依據是目標成本和銷售賣點的平衡,因此選型需要營銷部、設計部和成本部共同參與,過程中可能還需要多輪測算,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技術及材料設備要求規格要求說明書》。
3、 工作內容和施工界面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絕大部分的糾紛都是由于界面不清晰造成的,建議在招標文件中提交一份施工界面表,避免界面重復和出現真空地帶,容易產生糾紛的比如幕墻與柱子之間的防火封堵、幕墻表面開燈孔、幕墻預埋廣告支架(詞條“支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還有一點容易疏忽的地方需要注意,那就是當由投標人自行深化設計時,應將圖紙送審的費用包含在合同范圍內,這個費用包括套圖框蓋章和送審過程中的隱形費用。

4、 招標文件
有專門幕墻設計單位(或幕墻顧問)的,可以讓投標人報價時提交優化方案;由投標人自行深化設計時,可以先比較各家的設計方案技術標,評選出最優方案并與原設計單位溝通確定后,讓各家投標人根據最優方案報價,進而再根據商務標價格確定中標單位。
5、 清單編制
幕墻工程施工設計多個交叉單位,常規包括土建總包、機電、室外泛光照明、廣告標示等,實際施工中會有很多協調事項產生,特別是多個專業的圖紙沒有同步設計時,后期變更的風險更大,因此在編制幕墻工程清單時,除了需要提供不同種類幕墻的單價分析表外,還應充分考慮各種未知風險,預留一定的備用單價,包括常見的墻體開孔及封堵、以及人工單價(區分不同工種,均按照8小時為一個工日計算),作為施工過程中處理變更核價的依據。還要提醒一點,很多業主方都會要求施工單位免費設計,他們會在清單中列出設計費,讓施工單位填寫“免費”,其實這是有幾大風險的,風險不是來自于投標人,而是來自于政府監管部門,因為施工合同和設計合同在法律監管和稅金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性,建議設計費用不要列在清單中,可以在合同中注明“作為讓利,由施工單位免費進行深化設計”等條款即可。
6、 招標過程:
很多人認為招投標就是比大小和搞談判,其實核心在于供應商的選擇和入圍,首先我們應該根據擬招標幕墻工程性質,邀請合適的供應商梯隊報名并嚴格考察和審核資質,確保入圍的供應商都能滿足該施工要求,然后在技術標合格的基礎上采用最低價中標法評標(詞條“評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低于成本的報價應該首先剔除。
7、 合同條款:
在計價方式選擇上,盡量選擇工程量清單方式,合同模式盡量選擇圖紙總價包干,便于總價的控制和快速處理結算。合同付款方式建議采用節點支付,并且要和業主的開發節點、總包的施工節點匹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