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5月31日上午,璧山文化藝術中心投用活動在藝術中心大劇院內舉行,這是繼重慶大劇院之后建成的第二座大型劇院,也是區縣一級規模最大的文化場所,璧山文化藝術中心于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壁山文化藝術中心整體效果圖

壁山文化藝術中心整體效果圖
壁山文華藝術中心位于璧山規劃的城市新區—綠島新區,黛山大道與雙星大道交匯處,其規劃為璧山新的CBD商業中心,與周邊的行政中心、文化藝術中心、醫療中心、教育中心和公共服務中心形成璧山新的中心,綠島中心項目則承擔了璧山城市核心商業功能,成為璧山城市形象示范窗(詞條“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口。

壁山文化藝術中心工程圖

壁山文化藝術中心整體效果圖
該中心占地36畝,總建筑面積為38960平方米,三棟建筑自然形成三大功能分區,承擔不同功能,位于北側的A區為會議中心,位于東側的B區為大劇院,位于西側的C區為電視臺演播區域。劇院按照特大型劇院規模設計,內設觀眾座位1722座,可滿足國內外一流院團對舞臺演出的需求;另外,劇院的音響、燈光、舞臺均按一流標準設計打造,其中舞臺采取機械式結構,可變化多種形態,以滿足不同種類演出和節目的需要。劇院兼具話劇、雜技、曲藝、音樂劇、電影放映等多項功能,建成開放后,市民可在這里感受高品質視聽盛宴。

壁山文化藝術中心工程圖
壁山文化藝術中心分為三座獨立的建筑,整體為晶體造型,以鉆石切割的手法,將三棟建筑“雕刻”成晶體造型,局部打造成錐體狀,外立面全部采用鏡面玻璃幕墻,猶如鉆石的切割面一般璀璨生輝,加之南面的人工湖,整個建筑鑲嵌于綠林碧水之間,交相輝映,更顯晶瑩剔透。

壁山文化藝術中心整體效果圖
作為重慶璧山首座大型綜合性藝術劇院,這里承載了文藝演出、會議、演播等多項功能,據悉,文化藝術中心所在地,原有三座低丘陵,在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對原始地形地貌的尊重,整個建筑綜合體依地形起伏而建,高低錯落,既尊重了自然,又留住了城市記憶,因此,這座融入歷史、生態、藝術、文化等元素的綜合體,在整體設計上也展現著無窮的藝術魅力,可謂內外兼修藝術性實用性俱佳。文化藝術中心的建成開放,不但進一步完善了璧山城市功能,同時也成就了又一座壁山的城市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