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5年前,習大大還是副主席,薄帥哥還是重慶市委書記;卡扎菲還統治自己的王國,金小胖還萎縮他老子的背后;諾基亞單季度市場占有率超過四成,刷新歷史紀錄;IPHONE還沒進入中國市場,4s還沒發行,喬布斯還健在。。。
5年前還沒有微信、滴滴、Uber。。。看到這,是不是感覺很震驚,5年像換了一個世界!

玻璃行業這五年發生了什么?










未來5年,玻璃行業將發生什么?
生產向自動化轉型
雖然國家已經開放了“二孩”政策,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勞動力的減少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同時傳統生產制造型工廠的薪資待遇在人才市場逐漸失去競爭力。另一方面來看工業自動化機電與集成控制越來越成熟,成本也越來越低。因此自動化是將來玻璃工廠必然的選擇。
自動上下片裝置現在看起還很笨拙,多自由度機械手看起來是牛,不過價格也高的嚇人。但只要需求和趨勢明確這些設備隨著時間都會演化進步。最早的蒸汽機還沒有馬車快,但后來以蒸汽機完全取代了馬車。

中型加工企業形式嚴峻
玻璃行業形勢在惡化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在朋友圈里面,我們不斷的看到各地刷新地標滴運動,似乎還熱鬧非凡。這些項目有多少能在近期建成還不談,就算建起來了,這些項目也只是上市公司角逐禁臠。我們看到上市公司上有國家補助,下有股民支持是很安全的。我們還看到規模在10人以下的玻璃作坊,他們也是非常安全的,做的是個人項目現款現貨。有錢賺就干,沒錢賺就不干。他們實際上賣的更多是服務,產品只是媒介。服務是很難替代的,因此他們也很安全。
玻璃加工行業真正難受的是那些中型企業,產品同質化后比拼的還不是價格而是墊資的,情況就非常危險了。老外有句話,這里也許適用:“漢堡包最先壞的永遠是中間一層。”

節能不再是工程玻璃的唯一賣點
從陽光控制膜到中空LOW-E,然后再給LOW-E分單銀、雙銀、三銀,過去20年整個玻璃深加工行業就在圍繞這個事情干。節能實際上是大眾關注度不高的話題,特別是建筑節能這種系統性工程消費者個人更是無法感知。
玻璃本身是冰冷的,節能又是一個容易被個體忽視的話題。在當今這個物質異常豐富的時代,一個產品如果不能與使用者產生共鳴或互動,體現對人的關懷這個產品是很難給消費者留下記憶的空間。號稱站在科技與人文交叉點的蘋果,其蘋果商店就沒有采用節能玻璃。蘋果這個全球頂級的土豪,采取的方案考慮更多是考慮到人的視覺體驗。節能?作為全球現金流最好的公司,蘋果最不差的就是錢,加大空調就可以了。

你可以說蘋果及其理念只代表一部分人?但IPHONE的熱賣難道僅僅是一個階段現象?反觀我們玻璃企業難道就只有節能這一顆歪脖樹?每個玻璃企業都適合掛在這棵樹上?我們看未必!安全、美學、個性化需求、人文關懷、定制化生產,實際上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