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預制構件之間存在接縫,需要用密封膠進行填縫密封。在選擇優質的密封膠的前提下,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也是同樣重要的。本文簡要介紹裝配式建筑密封膠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
1前期試驗
裝配式建筑外墻多為混凝土預制板,各生產廠家生產工藝存在差異,基材的表面處理形式及處理水平也不同,密封膠很難保證與所有基材完全粘接(詞條“粘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有時工程所用的附件材料參差不齊,無法確保所有附件材料完全相容。因此,大批量施工前應進行密封膠與所選基材的粘接性、相容性及污染性試驗,并嚴格按照試驗結果及推薦方法進行施工,保證密封膠與基材的有效粘接及長久密封。
2 施工過程
施工過程影響因素很多,只有施工規范、到位,同時對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才能發揮密封膠應有的性能。接下來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進行介紹:
2.1環境確認
施工前,應確認環境條件是否符合密封膠施工的要求。通常情況下,環境溫度宜在4~40℃之間,相對濕度宜在40~80%之間。雨雪天氣、膠縫基材表面潮濕不宜施工。

2.2 膠縫清理
裝配式建筑預制外墻板,多為混凝土預制板,混凝土表面容易殘留松散砂漿、浮沉、發泡(詞條“發泡”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膠等物質(如圖2所示),影響密封膠粘接。

除了殘留雜質,預制板拼接可能造成膠縫大小超出規范要求、膠縫存在缺損等問題。在施工前,一定要對有缺陷的膠縫進行必要的修補,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對于膠縫太小的部位,可以用角磨機進行適當打磨;而膠縫局部缺損的情況,則需要按要求填補聚合物砂漿(如圖3所示)。

2.3 襯墊(詞條“襯墊”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材料
裝配式建筑密封膠施工,應填塞襯墊材料。選用襯墊材料時,應根據膠縫尺寸選擇比膠縫略大的襯墊材料,通常情況下,受裝配誤差等影響,膠縫大小不一,應配備多幾種不同尺寸的泡沫棒。填塞時,不宜扭卷襯墊材料(如圖4所示),同時保持襯墊材料無破損,如有破損,破損面應朝里,防止與密封膠接觸而產生氣泡。襯墊材料填塞后,需保證有足夠的膠縫深度。施工過程中應做到當天打膠當天填塞襯墊材料,防止襯墊材料受潮而影響施工。

2.4 涂刷底涂及貼美紋紙
膠縫清理及襯墊材料填塞完成后,接下來需要涂刷底涂,不同廠家的底涂不能混用。涂刷底涂時,用毛刷蘸取適量底涂均勻涂刷在膠縫基材,待基材表面干燥后即可進行打膠。為保持外墻板美觀,在膠縫基材兩側貼上美紋紙(如圖5所示)。

2.5 注膠、修整
注膠應連續、均勻、飽滿,避免注膠過程中引入氣泡,注膠完成后,應盡快進行修整(如圖6),縮短打膠與修整之間的間隔時間,避免密封膠表層固化后再進行修整,影響外觀。修整完成后,撕下美紋紙。

2.6 養護
注膠完成之后的24小時之內或密封膠表層未固化一定深度(2-3mm)前,應避免觸碰膠縫或對膠縫造成大的形變,以免影響膠縫外觀和膠縫密封質量。
2.7 割膠
養護足夠時間后,為了確認密封膠與基材的最終粘接效果,可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膠縫,進行割膠,采用手拉剝離粘結性試驗的方法,確認密封膠的固化情況和最終的粘結效果(見圖7)。同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施工環境、不同的粘接基材,應事先進行剝離粘結性試驗,試驗合格才能大面積打膠施工。

3 結語
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密封質量直接影響到裝配式建筑的防水密封甚至整體質量。優質密封膠是保證防水密封的前提,在選用優質密封膠的前提下,還要把好材料用好,做好施工過程和質量控制,這樣是可以充分保證裝配式建筑的防水密封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