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背景:
我國建筑幕墻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建筑幕墻擁有量最多的國家。國內建筑幕墻有相當一部分是隱框或半隱框玻璃幕墻系統,很多玻璃幕墻使用已超過10年,可能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對其可靠性(詞條“可靠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進行鑒定評估。硅酮結構膠作為粘結材料,是關系到既有玻璃幕墻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而很有必要對既有幕墻硅酮結構膠本身的力學性能進行檢測判定。
現狀:
國內既有玻璃幕墻硅酮結構膠性能測試方法應用較多的有直接取樣法(切割邊框法和手拉試驗+啞鈴型試片法)、施加外力測量應變法(吸盤法和氣囊法)、施加激勵測量物理參數變化法(振動法、功率譜法和應變法)等方法;以上這幾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局限性和不足。直接取樣法需要破壞鋁材和結構膠來進行取樣,存在操作困難等不足;施加外力測量應變法與施加激勵測量物理參數變化法不能檢測結構膠的拉伸強度,無法評估結構膠的性能。因而,非常有必要開發出新的評價結構膠性能的檢測方法。
重新粘結法:
既有幕墻可靠性鑒定的標準制訂工作已得到國家、行業的足夠重視。2005年9月,行業標準《既有建筑幕墻可靠性鑒定及加固規程》編制組成立;2007年9月,廣東省標準《建筑幕墻可靠性鑒定技術規程》編制組成立;作為標準主要參編單位,白云化工積極開展既有幕墻結構膠評估與檢測方法的研究與探索。
2010年9月《中國建筑防水》雜志上,由廣州市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張冠琦(詞條“張冠琦”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蔣金博發表的《既有幕墻硅酮結構密封膠性能檢測方法研究》論文中,率先提出了采用重新粘結法來檢測既有幕墻硅酮結構膠力學性能。
重新粘結法是直接對既有幕墻結構膠進行取樣,制作成具有特定尺寸的H型試片,通過萬能拉力機測試拉伸強度和伸長率等數據的一種方法。重新粘結法操作簡單易行;對既有幕墻僅破壞部分結構膠,取樣靈活,修補容易;所測得的拉伸強度對既有幕墻結構膠性能評價具有非常重要指導作用。與傳統的直接取樣法、施加外力測量應變法及施加激勵測量物理參數變化法相比,重新粘結法具有四大優點:
1)能直接檢測出既有幕墻結構膠的拉伸強度
可以通過制備再粘接(詞條“粘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H型試片,采用萬能拉力機測試硅酮結構膠的拉伸強度和最大強度伸長率,能得到既有幕墻結構膠的拉伸強度值。

H型試片
2)檢測結果可以作為評價結構膠安全性的依據
再粘接H型試片所得到的拉伸強度可以與現有硅酮結構膠國家標準進行對比,判定結構膠是否滿足使用要求。
3)可以檢測中空結構膠
克服了傳統方法無法對中空結構膠進行檢測的局限,可以直接對中空結構膠取樣測試,得到中空結構膠的拉伸強度和模量等數據。
4)可以檢測變脆的結構膠
對既有幕墻已變脆老化的結構膠也可取樣用重新粘結法制備H型試片,可以得到變脆的結構膠的拉伸強度,評價老化的性能,得到的最大強度伸長率可作為評價的參考指標。

重新粘接法試片拉伸示例
重新粘結法不足之處在于無法檢測結構膠與基材的粘接性,需要與其他測試粘接性的方法配合使用,所得的最大強度伸長率與國標尺寸試件存在一定偏差。但是重新粘結法測得拉伸強度與硅酮結構膠國家標準H型試件測試所得數據相近,能近似得到硅酮結構膠的最大強度,是評判既有幕墻硅酮結構膠安全性能的重要依據,在現有既有幕墻檢測方法中是重要創新和突破。重新粘結法早在2011年就被廣東省地方標準《建筑幕墻可靠性鑒定技術過程》采用,作為廣東省既有幕墻結構膠安全性評價的方法;并分別寫入了JGJ/T324《建筑幕墻檢測方法標準》和即將發布的《玻璃幕墻粘接性可靠性檢測評估技術規程》等行業標準。
2011年6月,白云化工技術總監張冠琦在美國ASTM C24 第四屆建筑密封膠膠粘劑耐久性研討會做了專題報告,介紹“重新粘結法”。時隔6年,在2017年的ASTM C24研討會上,重新粘結法被國際密封膠學術界專家和同仁多次提及和采用,得到高度認可與肯定,國內外越來越多采用重新粘結法來進行既有幕墻結構膠安全性能的評估。
結語:
重新粘結法是實際應用檢驗過可用于既有幕墻結構膠性能檢測的試驗方法,檢測結果可以作為既有幕墻結構膠性能評判的重要依據,對既有幕墻可靠性評價和鑒定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白云化工開展的既有幕墻結構膠檢測方法研究,為既有幕墻結構膠安全應用提供了更多檢測方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