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在實際工程中,門窗膠出現了垂流現象,屬門窗膠施工應用問題,會影響工人注膠修整,嚴重的會影響到膠縫的美觀效果。
問題原因
可能原因有兩點:一是膠縫寬度較大,且膠與基材(詞條“基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接觸面積小,附著力不夠。注膠后,在膠未固化到一定程度時,如此時膠的重力大于膠的附著力,就可能會導致膠縫變形而出現垂流現象。二是密封膠本身下垂度指標較差而出現垂流現象。

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
多數情況下,部分膠縫寬度明顯偏大是施工偏差造成的。膠縫寬度偏大時,在不填入襯墊材料的情況下,注膠后膠的接觸面積小,部分會處于懸空狀態。當膠所受重力大于膠的附著力時,就會出現垂流現象。
基于以上分析,建議解決辦法如下:
1)應控制好施工偏差,把握膠縫尺寸。
2)如果膠縫確實偏寬,應填入合適的襯墊材料,控制好注膠厚度(圖2)。

圖2采取填入襯墊材料(泡沫棒)的方法
如果是第二類原因引起的,則需要選用下垂度好的門窗膠。門窗膠相應的國家標準GB/T 14683-2017和行業標準JC/T 485-2007、JC/T 881-2017對下垂度指標都有相應的要求,要選用符合標準要求、質量有保證的產品。
門窗膠使用中基材被腐蝕的問題原因和解決辦法
門窗膠使用中出現基材被腐蝕,可以通過查看門窗膠與基材的接觸面來判定。如果膠與基材接觸面出現密集細小的孔隙或已發生可見的物理化學變化,且膠非常容易從基材表面剝離,那么可認為基材被門窗膠腐蝕了。

問題原因
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類:
1)脫酮肟型門窗膠與聚碳酸酯(PC)、銅、鋅等材料接觸。
2)脫酸型門窗膠與金屬材料、鍍膜玻璃、石材(詞條“石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混凝土等材料接觸。
問題分析和解決方案
1)脫酮肟型門窗膠與聚碳酸酯(PC)、銅、鋅等材料接觸。
脫酮肟型門窗膠放出的小分子物質,可以與PC板、銅、鋅等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在接觸界面會出現密集細小的氣孔,造成粘接失效。
2)脫酸型門窗膠與金屬材料、鍍膜玻璃、石材、混凝土等材料接觸。
脫酸型門窗膠放出的酸性(詞條“酸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小分子物質,可以與金屬材料、鍍膜玻璃、石材、混凝土等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同樣在接觸界面會出現密集細小的氣孔,引起粘接失效。
上述兩類門窗膠對基材造成腐蝕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兩者之間發生了化學反應,屬
相容性問題。因此在使用前應做相容性試驗。若確認門窗膠腐蝕了基材,可以選用其他類型的門窗膠,如脫醇型門窗膠,以避免上述問題發生。
門窗膠出現開裂、粉化現象問題原因和解決辦法
門窗膠出現開裂、粉化現象(見圖4),屬于嚴重的質量問題,會直接導致門窗膠密封失效,從而出現漏水、漏氣現象。

問題原因
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施工的問題,如注膠的深度不夠,膠打得太薄或局部太薄,可能會導致開裂現象。二是膠本身的質量問題,使用了劣質的門窗膠,如出現收縮(詞條“收縮”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開裂、或粉化現象,基本可判定是門窗膠的質量問題。
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
1)注膠的深度不夠
門窗膠如注膠深度不夠,導致膠打得太薄或局部太薄,固化后的膠縫無法承受外力引起的位移變形,有可能出現開裂現象。由于不同門窗接縫尺寸不一,門窗膠注膠尺寸應適應門窗接縫尺寸,保證門窗膠與邊部基材有足夠的粘結面積與粘結厚度。
2)使用了劣質的門窗膠
部分門窗膠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大幅降低了有機硅基礎聚合物的含量,大量填充廉價的礦物油和粉體填料,生產充油的門窗膠。這類門窗膠剛開始使用時不會有明顯問題,但是由于膠中填充的礦物油是烷烴類物質,經過一段時間后,礦物油會從膠中遷移出來。且其有機硅的含量低,耐老化性能差,使用一段時間后膠會明顯變硬、收縮,甚至出現開裂、粉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