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2020年迪拜世博會
迪拜成為世博會160年歷史以來,首個來自中東的東道主!
該消息也引起眾多建筑界設計師的關注,都想一睹這土豪之國大手筆的操辦。
2020迪拜世博規劃效果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gif)
隨著世博會最新展館的公布,迪拜世博會完全可以譬喻是一場建筑的狂歡。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jpg)
迪拜世博園區—美國HOK事務所規劃設計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jpg)
2020迪拜世博園區俯瞰呈“大海星”狀,整個世博將會仿照傳統的阿拉伯露天市場,以Al Wasl廣場為中心。
圍繞著"流動性","可持續性","機遇",三大主題場館"以及180個國家場館","阿聯酋場館"區域設計而成。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jpg)
Al Wasl會議廣場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gif)
Al Wasl會議廣場為一個開放性的半球形建筑,有效融合了驚人的設計,創新技術和伊斯蘭文明中獨特的建筑風格。
Al Wasl Plaza將連接三個主題展館,充分體現本屆世博會“心系彼此,共創未來”的主題。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gif)
Al Wasl會議廣場正是200公頃世博會場地的核心位置,呈現一個開放的圓頂,完工后預計可以容納10,000人。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7.jpg)
Al Wasl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連通性”的意思,其含義不僅是迪拜的歷史名稱,而且也代表著其連接東方和西方。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最新公布的展館方案!
Part1:阿聯酋場館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8.jpg)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家館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家館,將作為2020年迪拜世博會中將作為中心建筑之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9.jpg)
該館的主題為“連接思想,創造未來”,建筑共4層,包括眾多展覽區,禮堂,餐飲店,和1,717㎡的頂級酒店休息室。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0.jpg)
獵鷹造型
阿聯酋國家館是由Santiago Calatrava建筑事務所設計,用了象征獵鷹翅膀的元素,來呼應獵鷹在阿聯酋文化中的重要性。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2.jpg)
阿聯酋館無疑將是2020年世博會最引人注目的場館之一,定會吸引數百萬人前來觀摩其超現實、未來感的設計。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3.jpg)
Part2:三大主題館系列
流動性展館
Foster + Partners 設計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4.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5.jpg)
流動性展館是一個層疊狀的三葉草形建筑,其外圍設計了照明廣場,流線型的建筑形態體現出很強的靈活性與趣味性。
可持續性展館
Grimshaw建筑事務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6.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7.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8.jpg)
可持續性展館設計團隊從“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獲取靈感,創造出一個可以動態捕獲太陽能(詞條“太陽能”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且可以從空氣中收集淡水的結構。這也展示出建筑具備自主調節以適應極端氣候的能力。
機遇展館
BIG建筑事務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9.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0.jpg)
機遇展館是一個內含庭院的拱形建筑。設計團隊從當地復雜的生態環境入手,創造了一個連接各體塊的巨大屋頂,以最小的建筑體量來創造最大的遮陽面積。內部庭院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和交流的空間。
Part3:國家展館
迪拜世博會·英國館
英國藝術家Es Devlin OBE
來自英國屢獲殊榮的國際級舞臺設計師Es Devlin OBE操刀設計,英國館建筑名為“詩亭(Poem Pavilion)”,這是一個20米高的錐形展館。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1.jpg)
設計草圖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2.jpg)
展館由一排從中心發散的板條組成。板條形成一個圓形立面,LED(詞條“LED”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中點亮的詩歌將在立面上滾動。更特別的是,這些詩歌都是由人工智能寫成的。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3.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4.jpg)
迪拜世博會·西班牙館
selgascano + FRPO建筑公司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5.jpg)
由Selgascano和FRPO事務所設計的西班牙展覽館,頂棚的臨時結構由九個回收再利用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黃色圓筒組成。這些輕質的充氣頂篷均由鋼結構框架(詞條“框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支撐。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6.jpg)
設計方案旨在實現零排放和可持續發展,展館前的兩個筒狀頂棚可根據氣候條件或空間需求調整高度,自由地開合。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7.jpg)
在動態頂棚的下方,布置著矩陣的風扇以保證空氣的循環,同時采用了遮陽、通風以及微蒸的裝置來保證室內的舒適度。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8.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29.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0.jpg)
整個展館的設計構想正是源于對傳統西班牙廣場的詮釋,一個以多樣化形式去接納游客的開放包容的空間。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1.jpg)
迪拜世博會·盧森堡館
Metaform & The Space Factory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2.jpg)
盧森堡館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莫比烏斯帶",絲帶的扭曲和折疊產生了一個單一的表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象征著無限與循環,代表了盧森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3.jpg)
靈動的建筑設計也體現出盧森堡的國家特色:面積雖小卻充滿生機,且有很強的趣味性、包容性與開放性。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4.jpg)
迪拜世博會·奧地利館
Querkraft 維也納建筑事務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5.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6.jpg)
奧地利展館主題是"釋放個人和社區內的潛力,塑造未來",將探討在未來如何恰當有效地使用資源。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7.jpg)
迪拜世博會·奧地利館
enda & Smartvoll 事務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8.jpg)
enda與Smartvoll 事務所強強聯合為2020迪拜世博會奧地利館創建了一個超級無敵大的水車。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39.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0.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1.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2.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3.jpg)
項目設想了一個動力機器帶動水在展館中循環,使訪客在迪拜的沙漠環境下獲得一種全新的體驗,從而傳達奧地利這個國家的特點:充滿活力。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4.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5.jpg)
迪拜世博會·德國館
LAVA建筑事務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6.jpg)
該展館設計為一個融合了自然和科技的垂直校園,LAVA事務所借鑒了當地建筑風格和德國輕型展館設計的歷史。在形式上,該設計采用浮動型屋頂,其中包含相互連接的浮動立方體,可容納展覽和活動空間。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7.jpg)
展示世博會的主題,從智能利用當地氣候條件到材料的再利用和建筑的設計都是可持續的。這個概念延續了德國在世博會展館設計中的創新。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8.jpg)
中央中庭,綠色開放空間,連接所有游客區域,并提供許多意外的視野。展覽空間,活動區域和餐廳的構成通過這些多種視覺關系交織在一起。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49.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0.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1.jpg)
氣候體量堆疊--示意圖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2.jpg)
剖面圖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3.jpg)
示意圖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4.jpg)
分析圖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5.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6.jpg)
迪拜世博會·美國館
Fentress 建筑事務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7.jpg)
Fentress Architects團隊以“What Moves You”為設計主題,旨在向人們展示美國文化的特色亮點并引領科技技術革命。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8.jpg)
他們希望通過項目的形式與色彩,為美國文化的活力和獨創性、進步和創新的價值觀打造出一個具有強大隱喻力的作品。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59.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0.jpg)
迪拜世博會·波蘭館
WXCA & Bellpart 事務所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1.jpg)
WXCA 和 Bellpart 事務所最終將為2020迪拜世界博覽會設計波蘭館。他們尋求一種開放的、樹狀的模塊化的結構,從波蘭豐富的野生動物中得到靈感。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2.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3.jpg)
展館將展出一個綜合展覽。“仿佛漂浮在游客頭上的鳥群”,指的是每年遷徙到波蘭的大批鳥類。意味著鼓舞人心的傳說,連接心靈和創造未來。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4.jpg)
此館采用雕塑式設計,從而允許展覽品延伸到周圍的公共空間,邀請公眾“加入到飛越波蘭的鳥類中”。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5.jpg)
室內外的聯系預示著通過文化,商業交流,社會遷移以及持續不斷的商品和靈感把波蘭與現代世界連接起來。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6.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67.jpg)
2020年迪拜世博會將于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4月10日舉行。
我們將持續關注最新場館的公布,并期待這場建筑與科技的盛宴的到來!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2119.gif)
擴展閱讀:
“可持續性”、“流動性”、“機遇”三大主題展館
世界博覽會每5年舉辦一次,在全球范圍內為人們提供一個思想交流、創意展示、溝通合作的平臺。2020年迪拜世博會的主題為“溝通思想,創造未來”。
本次世博會選址于迪拜西南部,占地面積438公頃,由美國HOK建筑事務所完成總體規劃。
規劃方案以一個露天廣場為核心,由三個展區圍繞而成,每個展區有各自的主題——“可持續性”“流動性”和“機遇”。同時,設計采用了“光電(詞條“光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纖維結構”,通過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來連接三個主題展區。大型展館分布在光電板內側,小型展館分布在光電板外側,參觀路線清晰。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841856.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850674.jpg)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90446.jpg)
“可持續性”展館
Grimshaw建筑事務所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可持續性”展館的設計競賽。建筑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包含展廳、禮堂、庭院等空間,且種植了迪拜當地的特色植物。設計團隊從“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獲取靈感,創造出一個可以動態捕獲太陽能,且可以從空氣中收集淡水的結構。這也展示出建筑具備自主調節以適應極端氣候的能力。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98244.jpg)
“流動性”展館
Foster + Partners建筑事務所從13個受邀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流動性”展館的設計競賽。展館是一個層疊狀的三葉草形建筑,其外圍設計了照明廣場,流線型的建筑形態體現出很強的靈活性與趣味性。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917904.jpg)
“機遇”展館
“機遇”展館的設計競賽最終由BIG建筑事務所贏得。展館是一個內含庭院的拱形建筑。設計團隊從當地復雜的生態環境入手,創造了一個連接各體塊的巨大屋頂,以最小的建筑體量來創造最大的遮陽面積。內部庭院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和交流的空間。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926206.jpg)
英國館
2020年迪拜世博會英國館將由設計師Es Devlin設計。該場館被命名為“詩亭”(Poem Pavilion),設計師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用LED屏展示詩句,并照亮整個空間,以突出“英國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空間專業知識”。
Devlin曾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創作,如2018年倫敦設計節上發光的雕塑作品“第五獅子(Fifth Lion)”,以及她在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中的設計。據Devlin說,此次英國館的設計靈感來自霍金的研究項目“Breakthrough Message”。場館高20米,由一排排伸出的板條構成,這些板條從一個中心點向外發散延伸,形成圓形立面。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941138.jpg)
阿聯酋館
Santiago Calatrava建筑事務所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阿聯酋展館的設計競賽,從來自世界各地的9家設計公司提交的11份作品中脫穎而出。展館面積為1.5萬平方米,除展廳外,還包含禮堂、餐飲店、VIP休息室等功能用房。屋頂的結構似張開的翅膀,使人聯想起在空中飛翔的獵鷹。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1153933.jpg)
盧森堡館
Metaform和The Space Factory贏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盧森堡館的設計競賽。盧森堡館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莫比烏斯帶”,絲帶的扭曲和折疊產生了一個單一的表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象征著無限與循環,代表了盧森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靈動的建筑設計也體現出盧森堡的國家特色:面積雖小卻充滿生機,且有很強的趣味性、包容性與開放性。
![](http://www.www.gdjiasi.com/infoimg/20181129111235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