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如何造就一座地標建筑?一座地標的誕生并非我們看上去那么容易,它不只借由造型和結構表現當地特色,還須將內涵連結到建筑功能本身,才能賦予建筑特性和地標性。由Aedas全球董事溫子先所設計的臺灣“砳[lè]建筑”即是這樣一個完全滿足了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小編對地標建筑的所有想象。

臺灣砳建筑實景圖
砳建筑位于臺北市東南面的南港區,是一座集優雅與個性于一身的新建建筑。建筑總高70 米,共18層,總建筑面積11449.8 平方米,功能為辦公大樓。

臺灣砳建筑實景圖
砳建筑融合當地地域文化,并以當代建筑形式呈現。設計靈感來源于附近基隆河畔的鵝卵石,獨特的造型在傳達圓潤和優雅的美學理念的同時,兼具力量和個性。建筑的“卵”狀外形作為生命的初始形態,隱喻地區的復興,更是知識的孵化器。

臺灣砳建筑青苔意向效果圖圖
砳建筑由多個貫穿各層的“城市客廳”串聯而成,可根據需求安排咖啡廳、烹飪間、小型圖書館和討論區等不同功能,為打造兼具舒適性和啟發性的創意環境提供可能。室內空間的多樣性亦通過建筑北端和南端的戶外露臺延伸到室外,和豐富多彩的立面效果完美呼應。“城市客廳”的存在,使建筑不再是以往人們熟悉的刻板、遙遠的龐然大物形象,而是充滿生氣的、會呼吸的有機體。

臺灣砳建筑實景圖圖

臺灣砳建筑實景圖圖
其次,作為一座在設計構思前期即引入綠色概念的建筑,其標志性的植物綠色幕墻不僅令人悅目,更是在功能上成為建筑低能耗、高節能結構的有機一環,因此砳建筑也順利獲得美國綠建筑學會LEED金級認證。

臺灣砳建筑實景圖

臺灣砳建筑實景圖
砳建筑西面鋼柵上是高70米「會呼吸的立面」的綠色植物墻,除了呼應鵝卵石上的青苔意象,還解決西曬問題,同時也促成空氣流通,成為兼具美感與功能的綠色設計,該方式能有效控制建筑熱耗,實現低碳節能的設計目標。辦公樓設計采用直面玻璃幕墻,方便施工。

臺灣砳建筑實景圖
建成后的砳建筑無論驅車或乘捷運經過這一帶,它總是最亮眼的存在,而這座具有超強標志性的建筑也將成為全球快速認識此地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