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鋁門窗、幕墻是現代建筑發展的象征,世界各地無論是大型建筑還是小型建筑都已廣泛應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鋁門窗、幕墻經過引進、合作、消化、吸收、創新,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生產大國向技術強國邁進。在短短的40年的時間里,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近180年的路程,可以說是世界建筑發展史上的奇跡,在這一領域,已經領先于世界水平。

為慶祝建國70周年,作為行業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積極推動者——李之毅教授,就我國門窗、幕墻的發展歷程,為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的讀者朋友們,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一. 虛心學習、消化、吸收
改革開放后,1979年至1981年沈陽黎明鋁窗公司率先從香港引進了38系列平開窗和90系列推拉窗,開始進行仿制,在國內開始陸續建立起型材擠壓和窗加工廠,標志著我國鋁門窗、幕墻產品在國內開始起步。
當時幕墻產品對我國來說還是空白,在上世紀1982年我們發現香港有一些小型幕墻工程,由于承包商控制嚴格,我們只好撿到一些扔下的幕墻型材料頭并從建成的幕墻中分析了解節點結構,并得到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高錫九教授從美國得到的一些幕墻資料,受到了很多啟發。同時在1982年與北京長城飯店建造師聯系,收到擔任該建筑的玻璃幕墻顧問的邀請,公司得到派技術人員去比利時某幕墻公司學習的機會,逐漸掌握了幕墻的一些基本知識,加速縮短了與國外差距。于1984年正式開始將我們自己設計研制的幕墻推向國內市場。首先將實驗性的小規模幕墻用于撫順千金影劇院,隨之將設計好的150系列幕墻系統用于深圳上海賓館、格蘭云天大廈、重慶沙坪壩大酒店等。用我們自己的產品代替了進口產品,率先制定了企業標準,標志著我國幕墻設計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幕墻產品時代的開始。
二. 引進創新、新品研制
在創新的道路上,我們繼續努力推進。通過走出去、引進來、消化、吸收,采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結合當時我國實際情況,提出了60系列斷橋窗方案,經過兩年的試驗努力,于1985年研制成功,并配套自行設計了自動澆注(詞條“澆注”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設備規模化生產線,該斷橋窗應用于當時蘇聯駐華大使館項目。研制國內首個斷橋窗產品,比從香港引進的38平開窗、90推拉窗,在各項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國內現代化建筑進一步開展,大量建筑需要披上幕墻的“外衣”,幕墻產品成為薄弱環節。為進一步開發更高端的幕墻產品。我們借引進德國加工設備之機會,順便學習考察德國的幕墻生產、技術,參觀了幾家德國公司。考察學習德國幕墻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對我們來說,在趕超國際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1987年建成的遼寧電視塔的幕墻項目,就是與德國公司合作設計、生產、安裝的成果,成為國內第一個單元式玻璃幕墻項目。遼寧電視塔案例圖片如下:

圖一:遼寧電視塔項目實景照片
1985年后,通過不斷的合作、學習、改進,我們逐漸掌握了高端的單元幕墻設計和超高層(詞條“超高層”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構件式玻璃幕墻、鋁板幕墻技術,并自行設計研制了高層隔熱幕墻用于沈陽商業城大廈、沈陽桃仙機場和南京展覽館等項目,后來得到廣泛運用。沈陽商業城大廈案例圖片如下:

圖二:沈陽商業城項目實景照片
1989年在沈陽商業城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具有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隱框玻璃幕墻,隨之在丹東百貨大樓及全國推廣應用,并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許多場館建筑得到應用,開啟了建筑門窗、幕墻的黃金時代。
1992年,深圳深房廣場項目采用了鋁塑復合板,在當時國內可數的較大的工程之一,也是國內最先大規模采用鋁塑復合板幕墻(詞條“鋁塑復合板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工程。深圳深房廣場案例圖片如下:

圖三:深圳深房廣場項目實景照片
三. 向技術強國邁進
為滿足我國現代化建筑快速發展的需要,在上世紀90年代先后研究推出的新產品有拋光面鋁型材、拉彎型材制作、圓弧窗和玻璃幕墻、電動自動門、鋁板幕墻、鋁塑復合板(詞條“復合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石材幕墻、系列窗及各種幕墻,逐漸代替了進口產品。其中拋光面鋁型材優于芬蘭進口的產品,拉彎制作圓弧型材優于德國滾壓制作水平,均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進入2000年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外資企業不斷涌入國內,許多制造企業紛紛在國內建設工廠。外資新建工廠的門窗、幕墻項目也逐漸多了起來。外資工廠的門窗、幕墻往往由外資業主負責,其質量要求、品質保證、豐富造型等各項要求是很多國內公司難以接受和理解的。這時上海茵捷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推出了適用于廠房的鋁合金門窗系列產品、開放式鋁板幕墻系統、遙控開啟天窗系統、鋁包鋼(詞條“鋁包鋼”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玻璃幕墻系統等一系列門窗幕墻系統,獲得外資企業業主的好評和肯定。博世(無錫)工廠項目案例圖片如下:

圖四:博世(無錫)工廠項目實景照片
2003年,杭州大劇院項目采用了國內少見的橢圓造型,由一個雙曲殼和一個倒圓錐體相交形成立體建筑外形,充分體現新千年精神和杭州文化中心的特點。建筑方案采用了加拿大建筑師卡洛斯•奧特設計的橢圓型開放式方案,施工圖設計由卡洛斯和杭州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共同完成。大劇院整體外形如徐徐升起在錢塘江畔的一彎新月,一個雙曲殼和一個倒圓錐體相交形成立體建筑外形,充分體現新千年精神和文化古城杭州的特點。就構造而言,它就像一個被切開的雞蛋,“蛋黃”部分是一個倒置的圓錐體,共分兩層,被稱為“蛋殼”的后屋蓋為鈦金屬分離組合屋面系統裝飾幕墻。玻璃為夾膠、中空、鋼化和Low-E復合技術,能達到建筑和熱功需要。這樣的近40米高的外傾大幕墻,給建筑物更大的通透。同時杭州大劇院是真正意義的中國首個鈦板裝飾工程。杭州大劇院項目案例圖片如下:


圖五-六:杭州大劇院項目實景照片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幕墻年生產量已超過5000萬平方米,占世界幕墻產量的80%以上,成為世界幕墻生產大國,經大量工程的實踐經驗積累,幕墻的技術水平有質的飛躍,從滿足國內的需求外開始對外承包,不僅對第三世界,而且還向發達國家邁進。
近年來,節能減排是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一項挑戰和艱巨的任務,在建筑、工業、交通三大領域節能中,建筑節能潛力最大,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因此,門窗、幕墻作為建筑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不斷提高要求。2013年起,我國已經開展了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節能的研究,建成中國建研院近零能耗建筑、珠海興業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節能效果。
2017年建設部發布《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開展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業示范,引領節能標準提升過程,鼓勵開展零能耗建筑建設試點,到2020年建設示范項目1000萬平方米以上。我國的出臺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1350-2019已開始執行,為建筑零能耗的發展目標奠定基礎,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從我國建筑門窗、幕墻快速發展的經驗來看,只要抓住產品技術標(詞條“技術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準和質量建筑控制管理制約機制的落實,保護知識產權的落實、完善法律法規、依法嚴厲監管執行、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的情況下,不僅是塑料門窗、鋁合金門窗、幕墻等都有機會發揮其特點及潛力。企業也會積極采取創新機制,不斷創新發展。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過近40年的努力,我國已成為門窗、幕墻設計、生產、安裝大國,為邁向生產技術強國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已具備獨立自主的原創性開發設計生產能力,只要認真貫徹落實“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國家政策要求,抓住機遇,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依法加大執法力度,形成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為實現鋁門窗、幕墻生產技術強國的目標而努力!

本文作者:李之毅
一、技術職稱: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二、技術職務:鋁門窗、幕墻專家;
三、專長:鋁型材制造工藝(包括熔鑄、擠壓、氧化),鋁門窗、幕墻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工藝全過程,航空發動機制造工藝;
四、從業經歷:從1980年開始軍轉民從事鋁門窗、幕墻專業,組建黎明鋁窗公司任總工程師,該公司是從鋁門窗、幕墻產品開發新產品砥制,從鋁錠開始、型材擠壓、氧化、噴涂、門窗、幕墻加工、上墻安裝一條龍生產的完整全過程。
退休后仍從事鋁門窗、幕墻技術工作,任協會副理事長,顧問、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前后任業主和廠家技術顧問。
五、教育程度及工作簡歷:
1954年湖南工業專科學校畢業,196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壓力加工專業函授班結業 ,1965年遼寧大學應用數學專題講座班結業 ,1954年從湖南工業專科學校畢業后,由國家統一分配到航空部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制造公司工作,改革開放(1978年)前,從事航空發動機制造工藝工作,先后擔任工裝設計員、車間工藝員、工藝試驗室技術員、工裝設計室主任、科長、車間技術主任、總公司副總工藝師,鋁窗公司總工程師,曾獲國家三等科技獎,航天航空部授予專家稱號,先后評為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78年后由軍轉民,從事鋁門窗、幕墻專業技術工作,并先后任中國建筑金屬協會副理事長、顧問組顧問、鋁門窗幕墻委員會專家組專家等職務。
六、主要業績
本人從事鋁門窗、幕墻技術工作二十多年業主要作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專業著作與論文方面:1、1986年編著國內第一本鋁門窗幕墻專業書“現代建筑鋁門窗幕墻技術”。2、1990年編譯介紹德國隔熱鋁窗技術一書“鋁窗制造”。
二、主持或顧問大型型材、幕墻門窗公司的技術工作:
1、80年代初組織黎明鋁門窗幕墻工程公司的技術工作,建成從產品開發、型材生產、工程設計,門窗、幕墻生產加工上墻一條龍生產技術的大型企業,為80年代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新裝備的門窗、幕墻、型材生產廠家任總工程師十余年;
2、曾任亞洲鋁廠,深圳方大公司,沈陽遠大公司建廠初期的技術顧問工作;
3、1999年任廈門國際銀行大廈設計,業主方的幕墻技術顧問一年余時間。
三、工程業績主要方面:
1、1984年主持國內最早自行設計的150幕墻,后來全國使用;
2、1987年與德國聯合設計遼寧電視塔幕墻是國內最早的單元式幕墻;
3、1989年主持最先開發隱框幕墻(詞條“隱框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用于沈陽商業城;
4、1986年主持組織國內最早編寫幕墻省標評為委員會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提供了完整的資料;
5、主持了國內一些大型工程的幕墻,如遼寧電視塔、中央臺視大樓、沈陽商業城大廈、深圳深房廣場、廈門國際銀行大廈等幕墻工程。
本文作者:李江巖
工作經歷:1992.6~2000.3間就職于沈陽黎明鋁門窗工程公司專業從事產品研發及工程設計;
2000.3~2000.10間就職于上海美特幕墻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產品研發及工程設計;
2001.1~2001.12間就職于沈陽遠大幕墻工程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產品研發及工程設計;
2004.1-至今擔任上海茵捷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主營:門窗幕墻設計、施工、系統研發、咨詢服務等;
2016.6-至今擔任常州華志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主營:幕墻設計、施工、系統研發、咨詢服務等。
主要業績:
1、參與杭州大劇院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2、主持上海世博會比利時歐盟館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3、主持卡爾邁耶(中國)工廠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4、主持江蘇恒立液壓、高壓油缸股份有限公司廠房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5、主持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廠房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6、主持通用電氣(無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廠房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7、主持舍弗勒(太倉)有限公司新建工廠一二期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8、主持博爾豪夫(無錫)緊固件(詞條“緊固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有限公司新建工廠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9、主持博世汽車發動機(無錫)有限公司新建工廠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10、主持博世(蘇州)研發中心有限公司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11、主持博世(杭州)電動工具有限公司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
12、主持博世(北京)電動工具有限公司鋁合金窗、幕墻工程設計、施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