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奧會、亞運會為國家帶來了運動的活力,即將召開的“二十大”又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經濟發展與政策變化的春風。鋁門窗幕墻行業在共同建設、共同發展,相互扶持的基調下,伴隨疫情常態化的市場轉變,正在經歷著全新的變革與穩定的發展。

由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分會創辦的“全國鋁門窗幕墻行業年會”,于2022年3月10日在“南豐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作為門窗幕墻行業的第28屆盛會——高朋滿座、嘉賓云集、干貨滿滿;同期(3月11日至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和南豐館,還舉辦了“2022年全國鋁門窗幕墻新產品博覽會”——新產品+、新技術+、新趨勢+……縱覽全產業,坐觀大行業,與前沿對話,洞見真精彩!

2022年鋁門窗幕墻新產品博覽會現場
本屆博覽會共設7大展館8大展區,其中包括門窗系統、防火建筑、智能家居、遮陽系統、鋁型材(詞條“鋁型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隔熱材料(詞條“隔熱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板材、五金配件(詞條“五金配件”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建筑玻璃、設備(詞條“設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結構膠等最新的建筑門窗幕墻技術與產品。博覽會的正式開幕吸引包括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中國門窗&配套材料網Windoor168.com等在內的多家行業垂直媒體,進行現場采訪與報道。
廣州市高士實業有限公司作為建筑膠類的代表企業,攜工業膠、硅酮密封膠(詞條“硅酮密封膠”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萬能膠、電子灌封膠、聚氨酯泡沫填縫劑(詞條“聚氨酯泡沫填縫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新產品新技術,以及精英團隊盛裝亮相本屆博覽會。

廣州市高士實業有限公司展臺
此次參展,除了帶來傳統優勢產品外,新研發的系列新產品也悉數亮相展會,繼爾展臺訪問量再創歷屆新高,無論是到展位的人氣及推出新品的數量,再次驗證了高士實業品牌在建筑膠領域的地位。
高士實業部分產品性能介紹:


高士實業參建工程展示(部分)




高士實業成立于1999年6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為民營高新技術工業企業,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江高)民營科技工業園內,是國內早期為數不多的“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生產認定企業”之一和國內最大并唯一獲得國家四部委認證的改性(詞條“改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淀粉生產廠家,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
高士實業榮譽展示(部分)

高士實業先后ISO9001:2015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CZC中窗產品認證、CZC健康天使產品認證、CZC PF防火產品認證、中國環境產品認證(十環標志)。建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技術技術中心,廣州市重點實驗室,研發力量雄厚。自主研發了一系列的建材產品,先后承擔了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廣東省、市、區各級科技項目三十余項。現擁有發明專利37件,實用新型專利11件,外觀設計專利15件,主導參與制定國家、行業等各類標準40項。 高士實業是集硅酮密封膠和熟膠粉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近兩年我司的發明專利“混凝土伸縮縫高伸長率(詞條“伸長率”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硅酮密封膠及其制備方法”、“ 建筑裝飾多用途熟膠粉及制備方法”分別先后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先后主持多項國家、省、市、區級科技項目,近三年我司的“高出光率LED芯片封裝用元素有機硅樹脂的產業化”獲得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協同創新與平臺環境建設項目立項;“新型環保α-硅烷改性硅酮密封膠制備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 2018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對外科技合作計劃立項;“耐高溫燒灼可陶瓷化的建筑防火密封膠(詞條“防火密封膠”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的研制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獲得2019年度產業技術重大攻關計劃立項。
高士實業為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首選供應商(密封膠類),建筑膠十大品牌,廣東省名牌產品,在工程上多次獲得魯班獎。與知名地產品牌等企業緊密合作(如綠地集團、萬科、敏捷、歐派家居等)。
在建筑領域,其產品已在蘭州天星科技大廈幕墻工程、廣州保利金融大都匯、深圳火車北站(東、西幕墻工程)、長春國際金融中心幕墻項目、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幕墻工程、天津華強3D立體影視基地產業園外墻工程(二期)、杭州南站幕墻工程、武漢新世界中心等著名工程中應用,彰顯了高士建筑密封膠的卓越品質。
高士實業國際營銷網絡

高士實業以“科技成就品質”的企業經營理念去打造企業的營銷品牌。今后高士實業將以“用心服務、專業承諾”作為服務宗旨,一如既往地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以“環保建材專家”的企業形象矗立于國內、國際市場,全面引領環保建材業界跨入一個新紀元。
目前門窗幕墻行業正在經歷著房地產、建筑業“大調整”所帶來的局部陣痛,市場內很多人看到的是危機,“錢”難掙,“拖”太久,然而如果不直面行業現狀,共同抵御“低價中標”、“同質化競爭”,所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將面臨巨大的危險。危機中存在的是機遇,內部發展適合時代要求,堅持走信息化、數字化、高科技加持的發展道路,市場空間依然廣闊,而且變得更加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