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關閉

×關閉

精彩詞條

低碳建筑

補充:0  瀏覽:14821  發布時間:2012-4-25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漸成為國際建筑界的主流趨勢。一個經常被忽略的事實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幾乎占到了50%,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運輸和工業領域。
  歐洲近年流行的“被動節能建筑”可以在幾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礎上,依然能夠使室內能源供應達到人類正常生活需要。這在奧地利、德國等國家,已經成為現實。
  在中國,低碳建筑思想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已寫進國家的發展規劃中。事實上,早在2007年我國提出的《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0年,將使單位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20%的目標。 當然,中國低碳建筑的發展還需要有一套符合中國實際的可操作的標準,同時也應輔有相應的政策支持。
  同濟大學建筑系教授王偉強在論壇上強調,上海正在成為綠色資源聚集地,改善能源結構、降低碳的密度,“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將成為上海城市規劃中重要的一環。
背景
    人們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而全球氣候變暖會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嚴重威脅。實際上,城市里碳排放,60%來源于建筑維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車只占到30%。
  具體到房地產行業就更是能耗大戶。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約釋放出0.8噸碳。另外,在房地產的開發過程中建筑采暖、空調、通風、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參與其中,碳排放量很大。因此,盡快的建設綠色低碳住宅項目,實現節能技術創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體系,注重建設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并形成可循環持續發展的模式,最終,使建筑物有效的節能減排并達到相應的標準,是中國房地產業走上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開發商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低碳經濟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多的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并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的新亮點。關鍵是市場的認可,隨著人們對低碳經濟的認知和了解,市場的認可是指日可待,不會太久,沒有綠色低碳內容的項目恐怕就要被市場淘汰,而積極籌劃運營開發的低碳項目或將大行其道。
起源
  “低碳”概念來自于生活。二氧化碳增多地球變暖,因而低碳建筑應運而生。之前老百姓只是看見汽車、工廠的排放量,而建筑的碳排放卻被忽略了。由此,低碳經濟的理念應運而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如潮而至。面對漸行漸近的威脅,實現低碳發展成為了世界各國的共同任務,積極努力的齊心應對成為了地球人的共同選擇。
  事實上,低碳建筑并不是建筑界的一個新名詞,至少在日本建筑師看來,早在20年前就開始在建筑界踐行。對于一個沒有資源的島國來說,能源就意味著生命,而低碳就成為大多數建筑師當時考慮的出路之一。
  如果每個人一天的碳排放量以數字紀錄,可以得出一個人一天的碳足跡。記錄碳足跡可以提醒自己虧欠了大自然,算是一種社會責任心的體現。作為建筑物,無論在時間和空間上,它的碳排放是影響環境的主要來源,所以說“低碳建筑”是當前“綠色建筑”理念的前沿體現。
技術要求
  外墻節能技術:墻體的復合技術有內附保溫層、外附保溫層和夾心保溫層三種。我國采用夾心保溫作法的較多;在歐洲各國,大多采用外附發泡聚苯板的作法,在德國,外保溫建筑占建筑總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
  門窗節能技術:中空玻璃,鍍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熱玻璃)高強度LOW2E防火玻璃(高強度低輻射鍍膜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濺射方法鍍制含金屬銀層的玻璃以及最特別的智能玻璃。
  屋頂節能技術:利用智能技術、生態技術來實現建筑節能的愿望,如太陽能集熱屋頂和可控制的通風屋頂等。
  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熱泵系統、置換式新風系統、地面輻射采暖。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太陽能熱水器、光電屋面板、光電外墻板、光電遮陽板、光電窗間墻、光電天窗以及光電玻璃幕墻等
代表
  當代集團的MOMA系列在低碳、高舒適度建筑方面走在了國人前列。
  2008年落成、2009年投入使用的北京電視臺高樓,是北京新興建筑物中并不起眼的一座,沒有明星建筑師光環、沒有耀眼的外形設計。不過,對于中國建筑師來說,它可能有著別樣的樣板意義。
  由于采用了日建設計“實現可持續發展建筑100條策略”的全部技術,北京電視臺集成了目前建筑界對環保建筑要求的最佳狀態。
  這其中,不僅大到包括了所有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無鉛化設計、太陽能和日光利用、噪音、振動對策,而且小到電梯的節能、低輻射玻璃、既能蓄熱也能散熱的天窗,甚至是能根據二氧化碳濃度控制新風量等技術。
  這“100條策略”被中村光男形象地稱為“100條節能菜單”。這是日建設計結合20年來建筑界在低碳建筑技術領域的經驗,在建筑質量和生活舒適度上所提出的100項技術。每項又分為三個等級,涉及到建筑能源、材料、環境的方方面面。
示范區
  申城首個低碳辦公示范區——“印象鋼谷”,倡導綠色生活前沿新科技——低碳建筑。作為申城首個低碳辦公示范區,“印象鋼谷·羅森寶工業研發中心”是一個占地600畝的別墅式辦公園區。
  “印象鋼谷”的墻面選擇素混凝土,節省了一次性瓷磚貼面、花崗巖大理石和粉刷層,避免了開采石材時對大自然造成的人為破壞。
  “印象鋼谷”的主要建筑材料為具有很高再循環性的鋼材,且在寶鋼就地取材節省了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
  “印象鋼谷”大面積采用玻璃元素,既增加了建筑的室內自然采光,節約能源,又增加建筑本身的通透靈動感,坐收室外綠化景觀。
  “印象鋼谷”的車庫,是值得一提的減碳建筑樣板區之一。車庫的地面被抬升了2米,自然形成了一個半地下式的車庫,從而產生了垂直方向雙層綠地,營造出不同的組團景觀。而采用半地下形式車庫,使8088平方米的車庫減少了鋼材與混凝土的用量,最大程度的實現了“低碳建筑”吸收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
前景
    增5%投資,減40%碳排放
  只有日本的幾家建筑設計公司和德國的設計師在系統地做這方面的事情,事實上,節省能源、經濟效益在設計上都有涉及。但還沒有更多的建筑設計公司把它們具體標準化。按照日建的節能標準化設計流程,如果客戶選擇全部菜單,增加的建筑投入在總成本的5%左右,卻能取得30%~40%的減排效果。
  這增加的5%投資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首先是隔熱,這占到1/3,其次是照明,又是1/3,最后是電腦發熱。” 中村光男介紹道。
  這5%對于業主來說,也可能是最大的障礙,這意味著大大提高建筑的設計成本,尤其對于一個動輒上十億的摩天大樓項目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比如光導管技術,這項由日建公司在2000年左右開發的專利,可以利用不銹鋼的鏡面,將建筑外的自然光通過鏡面反射原理,直接傳導到建筑內部來照明。由于成本不菲,這項技術在日本2003年落成的宇宙開發中心才首次實際采用。如今的豐田汽車總部大樓也采用了這樣的技術。
  不過,從十年前開始,日建就對以前所做的項目進行跟蹤調查和“模擬調試”。這些經驗累積下來,哪方面消耗大,哪方面效果明顯,設計公司都有了詳盡的分析。而從“建筑經濟角度”說服業主增加節能成本,也往往能收到不錯的效果,畢竟建筑有30~50年的平均壽命,這5%的投入一般在5~6年內可以收回。

其他補充

我來補充: 回答即可得分。若被選為最佳答案,您可獲得更多獎勵分。 馬上登錄 沒帳號?馬上注冊

  注冊登錄后回答,贏取積分!

點擊刷新驗證碼

 
4734 詞條
  NOBODY發布的更多詞條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