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精彩詞條覆膜
補充:0 瀏覽:10938 發布時間:2012-12-26
覆膜(laminating),又稱“過塑”、“裱膠”、“貼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過熱壓覆貼到印刷品表面,起保護及增加光澤的作用。覆膜已被廣泛用于書刊的封面,畫冊,紀念冊,明信片,產品說明書,掛歷和地圖等進行表面裝幀及保護。目前,常見的覆膜包裝產品有紙箱、紙盒、手提袋、化肥袋、種子袋、不干膠標簽等。
包裝印刷中的覆膜 覆膜屬于印后加工的一種主要工藝,是將涂布黏合劑后的塑料薄膜,與紙質印刷品經加熱、加壓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紙塑合一的產品,它是目前常見的紙質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藝之一。經過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層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澤度和牢度,延長了印刷品的使用壽命,同時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潮、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學腐蝕等保護作用。如果采用透明亮光薄膜覆膜,覆膜產品的印刷圖文顏色更鮮艷,富有立體感,特別適合綠色食品等商品的包裝,能夠引起人們的食欲和消費欲望。如果采用亞光薄膜覆膜,覆膜產品會給消費者帶來一種高貴、典雅的感覺。因此,覆膜后的包裝印刷品能顯著提高商品包裝的檔次和附加值。 覆膜工藝要求從事覆膜加工的生產人員,要根據紙張和油墨性質的不同,運用適當的加工溫度和壓力,使粘合劑將塑料薄膜和印刷品紙張牢固粘結成紙塑合一的整體。覆膜產品質量標準:表面干凈、平整、不模糊,光潔度好、無皺折、不起泡,不出現紙塑分離,沒有粉箔痕。干燥程度適當,無粘壞表面薄膜或紙張的現象。覆膜后分切的尺寸準確,邊緣光滑,不出膜。無明顯的卷曲,七彎八翹的問題。 在覆膜工藝過程中處理好紙張與塑料薄膜通過熱壓合機構時溫度、壓力、時間三者關系,熔合階段控制好粘合劑稠稀、膠量、烘道溫度、熱輥溫度、機械壓力、機械速度等因素,就能避免覆膜時的起泡、紙塑粘合不牢等方面問題。 相關工藝 預涂膜 上光油 覆膜解剖學定義 后總韌帶向上延伸,從后方將關節覆被,叫做覆膜,使關節與脊髓隔開。 裝修中的覆膜 櫥柜公司對雙面裝飾板材的表面,用PVC膜,利用覆膜機對雙面裝飾板表面進行修飾的過程也稱為覆膜。 歷史 覆膜技術誕生于50年代,首先為美國陸軍所采用。我國覆膜工藝是于60年代中期受日本年歷卡而得到啟發,從而在印刷品上試驗成功,并很快得以廣泛應用。 1995年之前,國內的即涂型覆膜機只有油性覆膜機,它使用的黏合劑內含甲苯、天拿水等易揮發的有機物質,對人體有一定傷害,并污染環境。覆膜時還需烘干及施加高壓,所以,功耗大、效率低、危險系數高。隨著綠色環保呼聲的日益高漲,1996年5月,水性覆膜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為迎合環保需求,適時研制開發出了SFl020全自動水性覆膜機,并很快原版直接曬版、印刷。國產水性覆膜機的研制成功,揭開了我國覆膜技術發展史新的一頁,結束了水性覆膜機完全依靠進口的歷史。 覆膜工藝的分類 按照操作分類 覆膜工藝主要分為半自動操作和全自動操作兩種。雖然半自動和全自動在具體操作方面有些不同,在原理上是一樣的:先通過輥涂裝置將粘合劑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經熱壓滾筒加熱,使薄膜軟化,然后使涂布了底料的印刷品和薄膜相壓合,形成紙塑合一的覆膜產品。 按照所采用的原材料及設備的不同分類 覆膜工藝按所采用的原材料及設備的不同,可分為即涂覆膜工藝和預涂薄膜工藝。而這兩種工藝主要為:無溶劑熱熔膠預涂膜干式復合工藝與乳液型膠粘劑濕式即涂復合工藝。無溶劑熱熔膠預涂膜干式復合,已將復合生產流程濃縮簡化為單一的熱壓合,為目前國內所普遍采用。而乳液型膠粘劑濕式即涂復合工藝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為涂布,冷壓,干燥三個方面。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即涂型是在涂布完粘合劑后直接壓合二預涂型則是涂布完粘合劑后烘干再熱壓。 按照紙質印刷品的覆膜過程分類 按照紙質印刷品的覆膜過程可將覆膜工藝分為3類:干式覆膜法、濕式覆膜法和預涂覆膜法。 ①干式覆膜法 干式覆膜法是目前國內最常用的覆膜方法,它是在塑料薄膜上涂布一層黏合劑,然后經過覆膜機的干燥烘道蒸發除去黏合劑中的溶劑而干燥,再在熱壓狀態下與紙質印刷品黏合成覆膜產品。 ②濕式覆膜法 濕式覆膜法是在塑料薄膜表面涂布一層黏合劑,在黏合劑未干的狀況下,通過壓輥與紙質印刷品黏合成覆膜產品。自水性覆膜機問世以來,水性覆膜工藝得到了推廣應用,這與濕式覆膜工藝所具有的操作簡單,黏合劑用量少,不含破壞環境的有機溶劑,覆膜印刷品具有高強度、高品位,易回收等特點密不可分。目前,該覆膜工藝越來越受到國內包裝廠商的青睞,已經廣泛用于禮品盒和手提袋之類的包裝。 ③預涂覆膜法 預涂覆膜法是覆膜廠家直接購買預先涂布有黏合劑的塑料薄膜,在需要覆膜時,將該薄膜與紙質印刷品一起在覆膜設備上進行熱壓,完成覆膜過程。預涂覆膜工藝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通過專用設備將熱熔膠或低溫樹脂按照設計定量均勻地涂布在薄膜基材上,得到的就是預涂膜。預涂覆膜法省去了黏合劑的調配、涂布以及烘干等工藝環節,整個覆膜過程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對環境不會產生污染,沒有火災隱患,也不需要清洗涂膠設備等。目前該工藝已用于藥品、食品包裝領域。 粘合牢度關系 粘合劑是印刷品與薄膜覆合的中間物質,主要起著粘結作用。粘合劑的性能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決定覆膜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覆膜使用的粘合劑分為二種類型。其一,是橡膠型的;其二,樹脂型的。印刷生產企業在覆膜時必須根據不同的紙張、印件的具體情況,選用粘合劑。一般來說紙張表面印刷面積小的可采用橡膠型的粘合劑,相反,印刷產品表面印刷的圖文面積較大的宜采用樹脂型的粘合劑。這是因為印刷產品大多采用樹脂型的亮光快干型油墨。因此,樹脂型的粘合劑與樹脂型的油墨膜面就會很容易的粘合,相應來說粘合牢度較好,樹脂型的粘合劑一般多采用兩種以上的成分組成,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者難度。例如:甲乙兩種樹脂組成成分的配比。混合之后粘合劑的使用期限等問題都將直接影響粘結的程度,但是,只要嚴格抓好生產工藝關是可以解決的。 在覆膜工藝過程中,粘合劑既要與聚丙烯塑料薄膜結合牢固,又要與紙張結合牢固。所以粘合劑粘度值的大小直接影響紙張與塑料薄膜的結合牢固度,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產品的印刷墨層面積不同,可以采取加入調薄水的方法來不斷調整粘合劑的濃度。印刷產品表面圖文面積小,粘合劑濃度可降低15%左右,相應的圖文面積大的產品,粘合劑濃度要增加。由于各廠使用的粘合劑不屬于同一廠家生產的,其性能、配比、化學成份各異、粘合劑濃淡稠稀不同,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只能按各自的具體情況來區別對待。 覆膜的優勢 ①用覆膜作封面可以保護紙張。紙張經覆膜后可以延長其封面壽命,特別是對學生課本類有一定好處。 ②印痕不易被破壞。覆膜后可對彩色圖文封面起到同樣的保護作用,而不易被磨損。由于有這些優點所以有利于出版社的美術編輯們在封面上作出各種美術設計。因此出版編輯人員樂于采用,因此推動了用量的增加。 覆膜工藝 覆膜工藝是印刷之后的一種表面加工工藝,又被人們稱為印后過塑、印后裱膠或印后貼膜,是指用覆膜機在印品的表面覆蓋一層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種紙塑合一的產品加工技術。一般來說,根據所用工藝可分為即涂膜、預涂膜兩種,根據薄膜材料的不同分為亮光膜、亞光膜兩種。 作為保護和裝飾印刷品表面的一種工藝方式,覆膜在印后加工中占很大的份額,隨便走進一個書店,你就會發現,大多數圖書都采用這種方式。這是因為經過覆膜的印刷品,表面會更加平滑、光亮、耐污、耐水、耐磨,書刊封面的色彩更加鮮艷奪目、不易被損壞,印刷品的耐磨性、耐折性、抗拉性和耐濕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強,保護了各類印刷品的外觀效果,提高了使用壽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覆膜可以很大程度地彌補印刷產品的質量缺陷,許多在印刷過程中出現的表觀缺陷,經過覆膜以后(尤其是覆亞光膜后),都可以被遮蓋。 因此,覆膜工藝在我國廣泛應用于各類包裝裝潢印刷品,各種裝訂形式的書刊、本冊、掛歷、地圖等,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印品表面加工技術。覆膜工藝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我國,由于它的諸多優點,在極短時間內便風靡全國,并逐漸成為書刊表面裝飾的寵兒。 其他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