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的建筑節能觀,應以提高建筑物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用有限的資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費代價來取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為目標。同時應盡力減小或消除建筑物的固有能耗(energy saving )。建筑節能并不意味著限制發展,降低建筑物的服務標準。這應該成為建筑節能工作臺的宗旨,也是能源需求側管理(DSM)的一個重要思想。
2、建立終端節能優先的觀念
DSM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即將有限的資金投入能耗終端(需求端)的節能,其所產生的效益要遠高于投資能源生產的效益。節約與生產先等量的能源投入之比為 1:5--1:10。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15W的電子節能燈泡市場價在60元左右,其亮度相當于75W的白熾燈。也就是說,花60元節能60W,其投入是1.0元/W。蓄冰空調移峰1KW電力所需投資是1200元,而建一座30萬KW的火力發電廠投資在20億元以上,其投入是6.67元/W,分別是末端投入的6倍多和5倍多。少建火力發電廠,雙可減少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其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更是金錢所難以衡量的。
DSM技術從1992年開始陸續介紹到國內,至今DSM的思想還未被普遍接受,表現在:第一,很多房地產投資商寧可在建筑的豪華和設施的先進上花巨資,卻不愿意為建筑節能措施多花一分錢;第二,認為能源建設是政府業績和投資環境的的標志之一,而建筑節能卻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事情,造成“一手硬,一手軟”;第三,某些部
門不愿意將DSM取得的效益讓利于民,甚至實行壟斷經營,“武大郎開店”。這樣挫傷了用戶采用建筑節能措施的積極性,也使建筑節能技術在我國難以得到發展和普及 。
DSM的關鍵是政府的宏觀調控。在建筑節能領域的政府行為主要有:
(1)理順能源價格,使價格能真正反映能源生產的長期邊際成本。從價格政策上衽對建筑節能項目的補貼。
(2)加強建筑節能的標準化建設。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到少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程度的適用于新建筑的強制性節能標準。各發達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制訂了建筑節能標準。有的還區分
住宅建筑和
公共建筑。
(3)積極開展建筑節能的科學研究。在這方面尤以美國和日本投入最大,研究水平也居領先。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很注重建筑節能的軟課題研究,也很注重普及性節能措施研究。
需要指出,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究由于地域、氣候、生活習慣和建筑形式的差別,除了其基本理論和共同原則之外,是不可替代的。有些在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用到另一國家或另一地區就可能毫無作用及至起反作用。例如雙層
窗在冬季供暖地區是有效的節能措施,而在夏季間歇空調的建筑中。因為夜間空調關機時蓄存的熱量無法順暢地通過窗戶排到室外,雙層窗反而會增加空調的啟動負荷。因此各地都應開展適合本地特點的建筑節能研究,不能坐等國家拿出權威性的統一措施。
(4)制定促使能源供應部門和用戶共同心建筑節能的政策。
(5)政府設立建筑節能專項基金,為建筑節能提供優惠貸款。并按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程度,分別給予相應的優惠利率,貸款期長達10年以上。
(6)采用多種措施鼓勵用戶使用節能設備。例如采用以舊換新、給予折扣率、補貼、回扣、分期付款、先用后付款等辦法吸引用戶購買或更新節能設備。
(7)政府還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一是制訂指導性的研究計劃,鼓勵研究開發有市場潛力、節能效果顯著的項目。二是積極扶持可實現產業化的項目,通過減稅和提供低溫低息貸款,使有前景的項迅速形成生產規模,實現產業化;三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節能技術,采取技術合作或消化吸收的方式,實現產業化。我國當前急需研究的是全國的和地方性的建筑節能標準和規范。當前可以實現產業化的有:專業化的建筑節能咨詢企業,從事節能方案、節能設計,節能改造等技術服務;專業化的節能系統調試(commiaaioning)企業,從事整個大樓設備系統的調試和開通,以使系統在最佳狀態下運轉,實現預期的節能效果;專業化的物業設備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 公司,從事多幢大樓建筑設備的運行管理,用科學化的管理手段實現設備系統的節能運行。
3、氣候變化與建筑節能
20世紀的最后10年,全世界政治家和學者討論提最熱烈的話題是地球溫暖化和氣候變化。近一萬年中,地球大氣平均溫度僅升高不到2°C,但最近的200年中全球平均氣溫卻升高了1.6°C。照此速度發展,到2030年或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5-4.5°C,是過去的5--10倍。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