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顯示,2004年中國
鋁型材產量達到280萬~300萬噸左右,有7家企業的產品首次登上中國名牌產品目錄,生產數量和產品質量都實現了新的突破。在2004全年中,
鋁型材行業被提及最多的詞匯有三個:轉型、工業型材和出口,可以說這三個詞匯形象地概括了中國鋁型材整個行業的年度特征。
中國鋁型材發展至今,鋁型材廠密集的地域除了廣東南海大瀝之外,浙江的湖州吳江、江蘇的昆山江陰無錫、山東淄博煙臺、遼寧營口大石橋、河南長葛等地方區域日益顯形壯大起來,成為新興的鋁型材企業密集地區,逐步形成了以大瀝為代表的珠三角、以江浙為代表的長三角、以遼魯為代表的環渤海灣的南、東、北新三角分布。
為了避免在弱肉強食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企業紛紛開始轉型。目前,轉型的普遍渠道就是通過引進先進設備、技術,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和加工工藝水平,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為了降低市場風險,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部分鋁型材企業開始涉足新的領域,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產能最大的亞洲鋁廠有限公司投資30億港元在肇慶興建″亞洲鋁業城″,生產高
精度鋁合金板帶材,堪稱這次轉型過程中的經典之作。
技術、設備水平的提高和產業鏈的滲透都需要巨額資本的支撐,這單靠企業自身生產的積累已經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為此,具有實力的企業紛紛涉足資本市場。亞洲鋁廠已經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而興發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完成輔導期,即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鳳鋁鋁業有限公司也順利進入輔導期。外資的進入和區域勢力的崛起,直接的結果就是加劇了行業的競爭。
2004年,國內新建和擴建的大型鋁型材
擠壓項目24個,生產能力達28萬噸/年。山東叢林集團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8臺各種噸位
擠壓機的工業型材生產基地,東北鋁型材巨艦遼寧忠旺集團則興建了一條125MN的油壓雙動
鋁材擠壓
生產線,該公司還計劃建設80MN及50MN的擠壓生產線各一條。
據了解,興發和鳳鋁也在籌劃建設大鋁材擠壓生產線,準備介入大型
工業鋁型材的生產。西北鋁、湖南經閣等企業也在不斷加大工業型材的投入。全國鋁材出口最大企業臺山市金橋鋁材集團斥資2300萬美元興建新廠。
企業規模的擴大,生產能力的集中,
設備技術和產業的升級換代,以及得天獨厚的成本優勢,使中國鋁型材行業的整體競爭能力大幅度提升,鋁型材的出口貿易不斷增長,在國際市場占有的份額不斷擴大,以出口為主的發展趨勢日趨明朗化。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中國鋁型材的凈出口量將達20萬噸以上,與2003年相比翻了一番。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進一步改善,產品品質的日益提高以及市場適應性的進一步加強,今后的幾年內,中國鋁型材的出口將會進一步增長,中國逐步成為世界鋁型材的凈出口大國。
目前,中國已成為鋁型材生產、消費與出口大國,但要成為一個強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從市場的角度看,中國鋁型材行業已經進入后圈地時代,規模的擴張已經不是首要目標。今后幾年,建筑鋁型材消費量已進入平穩期,市場需求將相對穩定,不會有太大的增長,市場的亮點在工業鋁型材與擴大建筑鋁型材的出口量。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鋁型材行業還有很多軟肋,例如小擠壓機過多;結構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技術開發力量薄弱;
模具壽命過短;能耗高、廢棄物排放不盡人意等等,仍然是擺放在鋁型材行業面前需要解決的首要課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