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覺得自己在本公司沒有什么發展空間,或者認為晉升速度太慢,因此面對外界的重重誘惑,沖著那份誘人的薪資,拋出了自己的橄欖枝。不可否認的是,跳槽是實現薪資大幅度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很多人卻因為盲目的追求高薪,給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帶來了危機。
案例:
Sam一直是在醫藥行業工作,核心的工作在市場和品質管理方面。他開始的工作是基層藥品銷售業務員,做了不到兩年就跳槽到一家國有藥業集團公司的做采購,一做就是5年。這5年間,他對相關藥品、器械的產品熟知度很高,以及積累了很多實用的客戶資源。因為無法爭取到雷打不動的領導職位,只能選擇離開。
此后他進入一家合資企業公司,在市場部任職。三年多時間他爬到了市場部主管的位子,可是又再次遭遇了無法晉升之痛。無論他的工作多么出色,他都當不上經理。今年六月,一家獵頭公司找到了他,告訴他有一家制藥公司求賢若渴,可以給他做市場部經理。這和Sam的想法不謀而合,可是跳過去之后發現自己受騙。薪資的確高了一個檔次,職位的確是經理級別,但是公司實際上是希望他能夠為公司帶來現成的客戶資源,短期內刺激公司的銷售業績,期望能夠在年終考核時得到集團公司的認可。至于Sam希望的從管理機制的改革入手等等,根本沒有機會讓他鍛煉自己的能力。Sam失望透頂,但是又很難下定要跳槽的決心。猶豫不決的他找到職業顧問進行咨詢。
職業顧問建議:
經過分析之后,我們鼓勵Sam馬上實施跳槽,因為他在現有的職位上無法提升競爭力,相反還會造成他已經建立起來的職業價值的流失。但是我們發現,無論從職業傾向性還是職業能力結構,再結合他的從業經驗等因素,他都不太適合往市場管理方面發展。于是,銷售管理的相關職位浮出水面。于是在明確的職位目標下,Sam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知道了能夠給自己帶來價值提升的職位核心職責。于是在和企業的“交鋒”中,Sam不再唯高薪論,卻最后在一次次可銳的面試輔導支持下拿到了意想不到的高薪——能夠超值反映他市場價格的工作。
每一次職場“動蕩期”都將是高薪人士的職業危險期。現在,春季高潮已經接近尾聲,但你能夠抓住高薪高職的“尾巴”,把握住一個跳高的機遇,化解危機,將是考驗你職商的關鍵時刻。如果此時不能及時拿出合理的方案應對,可能手中飯碗不保,理想職位也拿不到手的局面。對此,職業顧問提出如下方案。
首先,評估形勢,是暫時的還是長遠的危機?
當危機來臨時,首先得評估一下當前的形勢,是暫時的,還是長遠的。如果只是暫時的,那就忍一下吧,太陽總會出來的。如果是長期的,或是短期內不能改變的,那就趕快想辦法另謀高就。
評估的關鍵是自身的職業目標是不是很明確,以及是否有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如果短期形勢好,但并不利于自身的發展,那么,也是需要考慮其它高就的;若目前的環境雖然不是很好,但會有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那么只要堅持就會有勝利的。Sam在第一份工作中毅然辭職,是符合市場規律的職業行為。因為那時的工作實在不可能再為他提供任何增值效果,前期的產品資源已經有效建立,沒有再待下去的必要。但是第二次他的猶豫就是一種失誤了,因為已經積累了執行性管理經驗的他的確需要再次跳槽,但是目標選擇的錯誤導致了跳槽意義的喪失。
第二,了解當前職場行情,勇于開出高薪。
如果你覺得你真的很有實力,老板虧待你了,那就找老板談一次,告訴他,你做出了多少貢獻,你給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并且你還將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你對公司是多少重要,你是多少不可忽卻。當然,你得很好的了解行情,知道自己究竟值幾斤幾兩,再鼓起勇氣,開出個很好的薪水。
如果你覺得大勢已去,想在目前的環境下再翻起身來已不是很現實或不值了,比如,如果你在一個崗位上干了三年,仍然沒有職位上的提升,那么就準備跳吧。跳之前好好地盤點一下自身職業含金量,同樣的,要勇于開高薪。值得注意的是,你所開的薪水要與你的經驗掛鉤。若以你那么多的經驗很多人都是20萬年薪,而你只要10萬,那用人單位也會懷疑你的能力了。跳槽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掘了Sam的市場價值,讓他對自己的薪酬范圍有了客觀了解,然后針對需求我們一起做好了種種面試準備,敢于挑戰老板神經,最后拿到了令人滿意的價格。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