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您的位置: 中國幕墻網 > 節能專區 > 新聞正文

建筑節能必須實現節能目標與節能模式的雙跨越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  日期:2005-9-1
頁面功能 [字體: ] [ 打印 ] [ 投稿 ] [ 評論 ] [ 轉發 ] [ 啄木鳥 ]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在建設系統行政領導干部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綠色建筑)專題研修班上講話時強調:面對我國能源約束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和建筑能耗迅速增加的嚴峻現實,必須從節能目標和節能模式上實現雙跨越,堅持行政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大力推進我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在建設系統行政領導干部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綠色建筑)專題研修班上講話時強調:面對我國能源約束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和建筑能耗迅速增加的嚴峻現實,必須從節能目標和節能模式上實現雙跨越,堅持行政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大力推進我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

  仇保興在講話中首先講述了全球氣候變化、我國的氣候特點與建筑節能之間的關系。他指出,建筑的全過程不僅耗用了全球資源中50%的能源、42%的水資源和50%的原材料,而且導致了全球50%的空氣污染、42%的溫室效應、50%的水污染、48%的固體廢物和50%的氟氯化物。我國建筑規模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大規模建造房屋本來是為了人民安居樂業,但大量建造高能耗建筑,又會過多地消耗能源,同時嚴重污染環境,致使國家能源消耗和生態的臨界點提前到來。

  仇保興指出,建筑節能已經成為我國節能的重點,節能優先已成為我國可持續能源的戰略決策。他舉例說明,我國城鎮化正處于高速期,平均每年約有1500萬人口從農村轉移進入城市,而每個城市人口的能耗為鄉村人口的3.5倍;我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這正是居民消費進入結構升級階段,人民生活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對建筑熱舒適性的要求已越來越高,采暖和空調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人均能耗迅速增加;我國建筑單位面積采暖能耗高于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的2~3倍,甚至更高。面對建筑能耗將持續快速增長的局面,如果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仍維持目前這樣的狀況,到2020年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噸標準煤,為2000年的3倍以上;如果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則2020年建筑能耗可降到7.54億噸標準煤,增長約為1倍。

  在談到節能建筑的發展方向時,仇保興指出,綠色建筑兼顧了舒適健康與節能。他說,人類從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中覺醒,各類綠色運動風起云涌,建筑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筑節能要從單純注重運行過程的節能擴大到建筑生命的全周期節能,建筑必須符合循環經濟。早期封閉的節能建筑要轉向開放型、氣候適應型的生態建筑。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創新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使得建筑中多用信息、少用能源逐步成為現實。要從狹義的節能轉向“四節”——廣義的建筑節能,甚至將有利于居住人健康也歸于節能。為人類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最終實現與自然共生,從被動的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到主動地創造環境的豐富性,減少資源需求上來,從狹義的“以人為本”轉向子孫后代和全人類的“以人為本”。

  仇保興指出,我國建筑節能必須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首先是節能目標上的跨越。我國建筑節能的目標,就是要通過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到2010年,城鎮建筑達到節能50%的設計標準,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實施節能65%的標準;開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積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在此基礎上,到2020年實現大部分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新建建筑東部地區要實現節能75%,中部和西部也要爭取實現節能65%。其次是節能模式上的跨越。一般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同步發展,逐步提高綠色建筑的比重。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公用建筑應率先采用綠色建筑的標準規范。基本對策則是建立健全建筑節能法規體系;完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強化執行監督,動真格檢查、批評、曝光、處罰;建立各類財政稅收激勵政策;抓緊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開展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從重點鎮入手,開展農村節能省地型住宅試點工作;推動建筑節能科技進步;不斷建設各類綠色示范建筑;開展建筑能耗調查,建立能耗和“四節”數據庫;建立節能產品認證和節能建筑認定制度,推行建筑能耗性能評級和綠色建筑性能評定分級,通過建筑節能評審,對節能效果顯著的建筑頒發“綠色建筑之星”標識;廣泛開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宣傳教育培訓,發起綠色建筑運動。

  仇保興最后要求,政府部要從強化行政管理和動用經濟手段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強制實行現有的建筑節能標準;另一方面要通過推廣綠色建筑分級認證、宣傳示范、評優獎勵等措施予以激勵,從而加快推進我國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的發展。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www.gdjiasi.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www.gdjiasi.com

轉載時需注明出處:中國幕墻網 www.www.gdjiasi.com
我要評論 (已有*人參與評論)
上一篇:專家為我國節能工作“支招”
下一篇:專家對話“從玻璃幕墻看公建節能”    
【回到頂部】
  幕墻設計師是建筑設計的重要一環,幕墻是從室內空間到室外空間的過度層,是可供觀賞的外表,是體現建筑設計外觀,傳達建筑設計理念的基礎...
[正文]  [評論]

中國幕墻網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

月精彩評論集錦
知識百科
月熱點新聞推薦
月企業關注度排名
月產品人氣值排名
客服電話:400-60-54100  傳真:0832-2201099 銷售值班電話: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