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節能領域、工程界、設計人員、軟件購買者應增強是非判斷能力,要弄清為什么存在預測得到的建筑節能宏觀規律,可以從微觀(基因)上分析原因,從軟件中調出每個小時的能耗與節能率的模擬數據,以此為基礎,分析從小時到每天、從每天到每月、再從每月到全年宏觀節能規律的演變,此方面可以利用基因檢驗方法的思路,讓行業所有人員都參與到建筑節能的進程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消除對建筑節能模擬預測的神秘感。軟件開發者可以利用該方法從微觀(基因)到宏觀檢查預測出建筑節能宏觀規律,不斷完善開發出更加有用的軟件;同時該方法也可幫助設計人員或軟件購買者,使他們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建筑節能工作。
多重標準之誤
在目前各國制定的建筑節能標準中,都賦予了建筑能耗模擬軟件在標準執行效果評價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標準是世界上已知的、規定惟一一種軟件(DOE-2)作為能耗綜合指標評價分析工具的國家標準。該標準規定了總體節能目標(50%),又規定了圍護結構的統一限值。當某項設計參數不滿足規定性指標時,可改用綜合能耗性能指標來執行,能耗指標用指定的DOE-2軟件來模擬。實際上,在一個標準中同時為設計者提供了兩種可供選擇的達標途徑。盡管標準制定者的初衷是使標準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但實踐表明,多重標準將導致嚴重的問題。首先,在標準適用區域,均執行同一圍護結構限值,不同地方并非均能達到綜合能耗指標和節能50%的目標;其次,滿足綜合能耗指標的要求也不一定能夠滿足總體50%的節能率目標,這給標準的執行造成漏洞。如某些地區的居住建筑,有些刻意讓某項規定性指標不符合標準規定,甚至根本不執行圍護結構規定性指標,用標準規定的綜合能耗計算方法能滿足標準規定即可,從而通過節能審查驗收。顯然這樣少量或不作改進的建筑不可能實現50%的節能目標,但卻是合法的
節能建筑。而另一些地區的某些類型建筑,若用綜合能耗指標法要達到規定的能耗指標,是要付出比正常情況更高的代價(更小的
傳熱系數)。顯然,多重標準的誤區將有損標準的權威性及公正性,如果在節能建筑審查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利用標準存在的漏洞,將使建筑節能后患無窮。
綜上所述,中國建筑節能推進困難重重的根源在于建筑節能的技術體系不完善及配套法規沒有理順,導致具有法律作用的國家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低,如果一味指責民眾節能意識淡漠是無濟于事的,加大技術投入,研究和建立科學合理的建筑
節能技術支撐體系,盡快制定適應各地區特色、各種建筑形式,符合市場規律、尊重建筑能耗客觀規律的建筑節能
設計標準,不辱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