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義玻璃集團宣布以現金2億多元向中國南玻集團收購深圳南玻
汽車玻璃公司全部股權。這是信義玻璃集團首次進行的收購行為,也是汽車
玻璃行業近年來少有的大型收購事件。收購完成后,深圳南玻汽車玻璃公司將成為信義玻璃的全資子公司。這個收購事件的重要意義是拉開了我國汽車玻璃產業重組的序幕。汽車玻璃作為我國玻璃工業中的重要分支,重組是其走向強勢的必然過程。
深圳南玻汽車玻璃有限公司(原深圳奔迅汽車玻璃有限公司)是中國南玻集團投資創辦的全資子公司。由于汽車玻璃業務在南玻集團比重不大,此次收購完成后,南玻集團將退出汽車玻璃市場。
剝離汽車玻璃產業后,南玻的產品結構重點更突出。信義汽車玻璃公司主要生產、銷售汽車
夾層和鋼化
安全玻璃,現為中國夾層汽車玻璃的三大出口商之一,去年出口額占整個企業銷售額的70%以上。該公司汽車
夾層玻璃年產量達130萬件。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運營總監表示,此次收購,正是看中了南玻汽車玻璃公司的上述優勢,“雙方可以實現互補,獲得綜合效益”。
對信義而言,收購能夠快速擴大生產規模。信義玻璃集團近年來發展迅速,急需擴大產能。此前該集團曾有興建新工廠的打算,但最終選擇了收購現有企業。“企業新建一個工廠,投入大,在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有浪費資源和重復性投資的嫌疑,而且建設周期長。通過收購一家不錯的企業,則能夠快速實現規模效應。例如,它現在的員工和客戶渠道等,我們可以馬上利用起來。”信義一位負責人說。信義玻璃集團表示:“達成收購協議將有助集團快速擴大生產規模,同時減少了一個競爭對手。這項收購將有助集團加快汽車玻璃業務的增長速度,擴大企業在出口市場的份額。”信義玻璃已正式接管深圳南玻汽車玻璃公司,并承諾該公司商業主體不變,原有的商業模式和對外條款繼續有效。信義和南玻汽車玻璃會共用部分平臺,以實現規模效應。
隨著強勢企業的重組,我國汽車玻璃行業格局進一步強化。“現在,汽車玻璃行業格局已形成,福耀和信義玻璃是規模最大的兩家企業,他們在前面領跑,此外也有一些不錯的企業,但表現都不如這兩家出色,也難以趕超。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這種格局正在進一步強化和鞏固。”中國
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秘書長張佰恒說。
目前,從規模上看,福耀和信義玻璃比行業排名第三、第四的企業要大3~4倍。中國汽車玻璃行業兩大領頭羊,正在從規模上把其他對手越甩越遠。福耀玻璃在OEM玻璃市場占據絕對優勢,而信義玻璃在售后、維修市場占據領先位置,并持續發力OEM市場。收購南玻后,信義玻璃在售后維修市場的領先地位進一步擴大。
規模效應在玻璃行業的作用非常大。甚至可以說,規模大的企業未來效益更好,而規模小的將逐步被淘汰。“汽車
玻璃企業銷售100萬件與10萬件相比,差別非常大,甚至決定了這個企業是不是賺錢。現在誰有規模誰就有優勢,在汽車玻璃行業內,沒有規模優勢的企業生存都很困難。”業內的一位資深人士說。正是因為在規模上達不到要求,贏利能力有限,南玻汽車玻璃公司才被轉讓給信義玻璃集團。
汽車玻璃行業的整合不可避免,“企業聯合、重組和兼并,能夠提升產業集中度,這是汽車玻璃行業必然的發展方向。”張佰恒說。自今年7月1日起,我國將玻璃及其制品出口退稅率下調至5%,影響了汽車玻璃的出口。與此同時,汽車玻璃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企業人力成本持續增加。受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汽車玻璃企業壓力大增,規模效應顯得尤為重要。張佰恒指出,目前雖然玻璃行業兼并重組十分普遍,但汽車玻璃行業兼并、重組不多。我國汽車玻璃行業要實現做大做強的夢想,必須上規模,行業的重組和整合不可避免。
也有專家指出:“國內玻璃生產企業進行整合、重組,可以說是找到了一條快速提升企業實力的捷徑。但要想充分發揮整合的作用,取得規模優勢,關鍵還要看重組后如何進行資源調配。”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