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過程中,昆明
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從小事抓起,緊盯每個環節,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鎖住“跑冒滴漏”,向生產要效益,使公司步入了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是水洗沙,其含水量高達15%。今年初,配料分廠的職工高江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沙庫中每月1萬噸的水洗沙經過沉淀、
干燥后,可以過濾出大量的潔凈水。過去,這些水就白白流掉了。聽取了高江的建議后,公司專
門修建了一個水池,把水集中起來使用。
昆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韓林:通過管道把這個水抽到車間頂部的一個水箱里面,然后能滿足整個車間的清潔衛生用水以及廠區公共廁所的用水。
對于這樣的節能措施,一開始,很多工人不能理解,認為公司小題大做。可是,自從這項節水措施推行了1個月后,大家驚奇的發現這竟然省下了200多噸的自來水。小措施折射出了節約的大道理,工人們的觀念轉變了。
如今,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貫穿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原來倉庫采用的是240只400瓦的普通燈照明,現在全部改為85瓦的節能燈,節電率為70%左右;為了加大
碎玻璃的利用率,公司專門成立了碎玻璃回收站,1至11月份,公司就回收碎玻璃6400多噸,消耗碎玻璃量2.16萬噸;此外,公司還把節能減排工作延伸到生產的核心環節:熔爐生產中,先后對34套
噴槍實施了技術改造。
昆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韓林:通過投入運行到現在驗證的情況來看,每天可以減少油耗2噸,一年下來大概就是730噸油。
正是這些一項又一項的節能管理和
節能技術改造,使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至11月,公司綜合能耗與去年同期比較下降了8.6%,實際節約量為0.2384萬噸標準煤,提前一個月完成了2007年節能量0.23萬噸標準煤的責任目標。
昆明玻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凌:古語說,不以善小而不為,應該說我們所能看到的方面,我們就要盡可能去做,希望在我們所從事的這個領域能盡我們一份力,把這個節能減排工作逐步推廣開。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