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穿著水藍色“泡泡裝”的透明冰塊在奧林匹克公園里與奧運主體育場“鳥巢”遙相呼應,這個充滿魔幻色彩的水藍色建筑就是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除了如冰塊一般的造型,其藍色的如水泡般的“外衣”更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6月17日,在“水立方”內層膜即將完工之際,記者走進了“水立方”工地。這個神奇建筑“衣服”的“織補人”——沈陽遠大
幕墻公司項目經理于蘭松向記者揭開了水立方
膜結構的神秘面紗。
面積最大的膜結構
水藍色“泡泡裝”外衣無疑是最吸引人的。于蘭松介紹說,從外面看起來形狀各異,類似
氣泡的外墻是一種日本生產的ETFE材料,采用德國技術加工成充氣“氣枕”。“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工程,整個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高約30米的“水立方”外墻,就是使用ETFE材料的3000多個氣枕組成,覆蓋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展開面積達26萬平方米。
2006年德國世界杯主球場
慕尼黑安聯球場也采用了ETFE,但面積要比“水立方”少4萬平方米。“水立方”是我國第一個ETFE膜工程,也是世界上惟一一個完全由膜結構來進行全封閉的
公共建筑,也是使用面積最大和施工難度最大的一個公共建筑。
綠色環保的膜結構
對一個建筑的外墻而言,水藍色“泡泡裝”不僅僅是要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墻”的功能。于蘭松介紹說,膜結構有四層ETFE組成,形成三個充氣空間。這樣的膜結構外墻具有
隔熱保溫、
降噪、節能等諸多功能。在節能方面,ETFE膜
透光性好,在白天可以實現自然光
采光,將大大節省能源。
于蘭松特別向記者說明為了解決下雨的降噪問題,作為施工方,他們也做了大量的實驗,事實證明“水立方”頂部的氣枕膜降噪功能很好。即使在冰雹天氣,雨點敲擊頂部
薄膜的聲音不會對室內構成任何“噪音污染”。同時,外膜還有很好的自潔功能,下雨天的雨水可以自動沖刷表面。
高科技的膜結構
“如何充氣?漏氣怎么辦?膜破了怎么辦?”記者滿是疑問。于蘭松介紹說,整個充氣過程是由電腦自動控制18個氣磅,電腦可以根據當時的氣壓、光照等條件控制每個氣枕的充氣狀態。同時,因為每個氣枕相對獨立,一塊漏氣,不會造成“水立方”的整體“泄氣”。并且,電腦能顯示損壞的氣枕的具體位置,修補也非常方便,不干膠一貼就可以了。
在水藍色的外膜上,記者看到一些白色的點,這些點在東西南北各個位置上或多或少,分布并不均勻。于蘭松告訴記者:“千萬別小看這些‘鍍點’,能夠對太陽光線起到反射作用。就像一把把
遮陽傘,能把刺眼的光線和多余的熱量擋在場館之外。而各個方位‘鍍點’的
密度不同,還能調整室內的溫度。”于蘭松還介紹說,為了達到最好的視覺感受,越靠近外墻邊緣的鍍點越稀疏。
施工難度大的膜結構
對膜結構施工而言,沈陽遠大幕墻公司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膜結構施工與普通的幕墻施工有很大區別,這個工程的施工難度不言而喻。
膜最厚的只有0.25毫米,施工中容易被劃破;3000多個不同形狀的氣枕和11萬個不同型號的
桿件如何保證“對號入座”;在給氣枕充氣前和充氣后空間變化,腳手架如何搭設……這些都給項目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施工中,沈陽遠大幕墻公司沒有采用國外的“蜘蛛人”施工作業,而是采用懸挑式腳手架作業,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證了施工的質量。
“做好事前準備也就沒有難度了。”于蘭松說,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萬無一失,所有的工作他們都事先在公司做了多次的實驗。這也是他們施工中最突出的經驗。事實證明,在該項目施工中,沒有出任何一起差錯。“原本多準備的三個備用桿件最后也沒有派上用場。”于蘭松笑著告訴記者。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