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固化的基本含義就是利用紫外光(UV)或電子束為能源,引發具有化學活性的液體配方,在
基體表面實現快速反應的固化過程。UV/EB固化的工業應用為材料表面固化提供了一種先進的加工手段。這種固化技術不同于傳統技術(例如熱固化)的最大優點在于輻射固化采用高效能源—紫外光或電子束作為引發手段,快速實現涂層固化。
一、紫外光與電子束
紫外光與電子束都可看成輻射大家族的成員,不同的是紫外光是一種
電磁輻射,而電子束卻是經加速的高能電子流。輻射固化常用的100~380nm紫外光區又細分為UV-C(100~280nm)、UV-B(280~315nm)和UV-A(315~380nm)。輻射固化采用的紫外光源一般是經電能激發的紫外燈。電子束也是一種輻射,它是一批經過加速的電子流,粒子能量遠高于紫外光,可使空氣電離,故高能電子束又可稱為電離輻射。電子束固化一般不需光引發劑,可直接引發化學反應,而且對物質的穿透力也比紫外光大得多。產生電子束的裝置稱為電子加速器。輻射固化采用的一種掃描型的電子加速器,其基本原理與家庭使用的電視機十分類似。在電視機中經加速的電子流掃描電視熒光屏取得視覺信息,輻射固化中電子加速器的電子束對
基材表面掃描從而實現固化加工。
二、輻射固化——系統工程
輻射固化是在現有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
門新技術,因此可以看作是多種技術共同結構形成的綜合體,包括輻射源(UV和EB)、原料、單體和齊聚物、光引發劑、各種
助劑(如顏料、
添加劑)、化學配方(
涂料、油墨、
黏合劑等)、基材與涂布裝置等。輻射固化只有通過這些技術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發揮其固有的生命力。事實上這些技術要素在輻射固化的產業進程中已形成了相互依賴的市場鏈,共同保證市場競爭力,因此輻射固化的本身是一項系統工程。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膠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