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12月22日消息 記者kiko】金融危機盛行,國內鋼鐵企業的壓力也與日俱增,但這似乎并不能阻擋他們對鐵礦石資源的收購熱情。
鋼企海外并購成熱潮
12月18日,武漢鋼鐵公司同意以1.8億澳元(約1.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CentrexMetals公司在
澳大利亞鐵礦石項目50%的股份。Centrex表示,按照協議,武鋼將在正式協議執行一周內支付5950萬澳元,正式協議預計在3月17日執行。然后在2010年3月再次支付3000萬澳元,并在生產目標達成后,支付剩下資金。Centrex還表示,武鋼還將以970萬澳元收購Centrex公司15%的股份。雙方同意在澳大利亞南部艾爾半島合作修建一座深水出口港。
“從武鋼這份合同來看,要到2010年以后的某個時間才能達成,這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鋼鐵分析師赫榮亮表示,武鋼作為企業,本身就需要流動現金。在金融危機壓力下,企業多面臨資金流動性問題。當然,從鋼鐵行業遠期來看,這時候簽訂合同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因為全球范圍內鐵礦石價格仍沒有一個清晰的方向。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明年國際鐵礦石談判價格的下滑,之后一段時間是收購國際鐵礦石資源比較好的時機,成本很低。
其實,除了武鋼,中國許多鋼鐵企業近年來都掀起了海外并購的熱潮。最為經典的是中國
鋁業聯合美國鋁業,斥巨資收購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巨頭力拓公司12%的股權。前不久,中鋼集團以13.6億澳元的報價獲得了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Midwest公司的絕對控股權。有統計稱,中國企業用來在全球范圍內收購礦產資源的資金已經高達180億美元。
中國應學日本經驗 目前,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鐵礦石價格狂跌,力拓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中國鋁業此項收購浮虧數十億美元。而有統計稱,中國公司近年來的海外收購已虧損高達2000億元之多,教訓巨大。
“我更傾向于現在國內鋼鐵企業收購國外礦山。”赫榮亮表示,中國鋼鐵企業去收購海外鐵礦石是一個趨勢,但中國應該像日本一樣,有扶植政策。中國鋼鐵企業的力量比較小,海外收購有些力不從心。
赫榮亮分析,焦煤和鐵礦石價格上漲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同的。中國比較缺鐵礦石,因此從全球范圍來看,鐵礦石價格上漲對中國影響較大。從目前全球各大鋼生產大國來看,中國、日本、韓國等均屬于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的國家。日、韓對外依存度均高于中國,日本鐵礦石的85%依賴海外市場,但從國際鐵礦石漲價情況來看,反而是中國鋼鐵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大。
赫榮亮表示,日本鋼鐵企業生產的產品多是高附加值產品,技術含量高,在這類產品的定價權方面非常強勢,受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小。同時,由于技術發達,日本對鐵礦石的利用率為世界最高。在這種情況下,鐵礦石漲價將能削弱甚至擠垮中國部分鋼鐵企業,使日本鋼鐵企業因
鋼材價格的提升而獲取豐厚利潤。
“積極推行海外礦產勘查補貼計劃,鼓勵境外開礦,是日本全球資源戰略的核心。”赫榮亮表示,日本全球資源戰略的主要內容就是長期、大量進口,并進行有計劃的儲備。日本于1983年10月就開始做礦產戰略儲備工作,儲備對象為石油和稀有
金屬,后來逐步擴展到稀土原料、煤炭和砂石。
“為了保障礦產資源穩定供應,日本組織各種團體,以經濟援助為前導,以各種名義向世界各地派遣事業調查團,收集包括資源信息在內的各類信息。在此基礎上,日本政府以海外礦產勘查補貼計劃的形式,主要通過金屬礦業事業團和海外經濟合作基金會等機構,對日本公司開展海外地質調查、礦產勘查及礦山基本建設提供資助或貸款擔保。”赫榮亮表示,中國鋼鐵企業的對外鐵礦石依存度也在日益增加,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未嘗不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