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我們的員工和注重環保。”當記者讓VolkerHaeusler先生選擇企業社會責任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時,他給出這樣的答案。VolkerHaeusler是肖特
玻璃科技(
蘇州)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他同時提到,作為一家有125年歷史的跨國行業領軍企業,肖特對這兩方面的注重已經成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
零事故為的是保證員工安全
肖特公司1884年由恩斯特阿貝和奧托肖特(OttoSchott)創建,其中奧托肖特被稱為“現代玻璃之父”。肖特公司成立120多年來,已經成就了在業界的領先地位。至今,肖特已經發展為一家跨國性高科技集團公司,總部位于德國美茵茲,主要產品涉及家用電器行業、醫藥包裝、
太陽能、光學和電子、及汽車工業等。值得注意的是,肖特的產品和提供的解決方案幾乎全都基于
特種玻璃及相關特種材料。作為肖特集團在華投資的制造企業,肖特玻璃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于2002年4月投入運營。
按照中國的說法,肖特絕對是個“以人為本”的公司,肖特認為,照顧好員工是企業應盡的最大社會責任。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肖特主要生產特種玻璃產品,所以通過保證生產安全來保證員工的安全成為重中之重。
據介紹,肖特去年一年只有一起非常小且不嚴重的安全事故。事故是一個抽檢女工在檢查玻璃瓶時不小心劃傷了一個手指。肖特玻璃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胡鳴躍先生向記者介紹了事故處理情況:做事故分析,找出事故根源,做出預防辦法,進行補救。“我們改變了操作方法,以后就可以杜絕這類事故。女工檢查的是一種玻璃瓶,原來的操作方式是可以用一只手也可以用雙手進行檢查,這次事故發生后,我們規定必須用雙手,而且方向朝外。”
其實受傷女工的操作方法也是標準的,而且肖特以前也從未發生過這樣的情況,這次是個意外,不過為了預防事故,肖特還是修改了操作規范。肖特也向國外的分公司通報了這起事故,提醒他們做出調整。
胡鳴躍說,女工的受傷按工傷處理,國家規定的保險肖特都給員工上了,此外還為員工購買了商業保險,保證員工萬一在出事故的情況下,可以得到足夠的補償。“我們所能做的,一是加強培訓。二是,在員工操作流程和標準方面作出清晰的規定;三,無論出于任何原因,在安全方面決不能讓步。”VolkerHaeusler說。
肖特在每個生產車間都貼出安全生產規定,員工必須非常熟悉這些規定之后才能上崗。公司在安全上從不讓步,確保達到零事故的目標。VolkerHaeusler認為,肖特有一個非常好的安全體系,深入到每個班組,每兩周開一次安全會議,有問題及時解決。與此同時,肖特在蘇州工廠的外面張貼出事故報告,過往行人也能看到,以此作為監督。
肖特同時也通過一些激勵措施來實現“零安全事故”。肖特有明確的獎勵制度,考慮了安全、績效等多個指標。肖特還設置了“百日無事故”競賽活動,隨著無事故天數的增加,實行遞增獎勵。去年肖特實現了180天無任何事故的紀錄,為此公司舉行了慶祝活動,外出聚餐并集體看了電影。肖特此前還組織過集體旅游作為獎勵。
環保也是安全
肖特的企業社會責任還體現在環保方面。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玻璃制造企業都是高污染的,不過這在肖特公司似乎并不成立。
德國萊法州環境和林業部部長瑪姬特?康拉德女士在2004年考察肖特公司蘇州工廠后說,肖特在中國與肖特企業德國總部在生產工程、工藝流程和環保執行標準上是非常一致的。據介紹,肖特在蘇州的工廠僅在環保設施上的資金投入就占
設備總投資額的30%以上。肖特公司中國區總裁寧孟豪(MichaelBuenning)說,肖特遵守中國所有的法律法規。他把這個看成保證肖特在中國獲得長期利益的基礎。
肖特內部有一個組織,專
門負責環境、安全與健康方面的事宜。由于肖特的很多工廠都是類似的,因此工廠之間經常互相交流。肖特還通過了英國Lloyd"s的環境安全認證。在環境和安全生產方面,肖特全球的工廠遵循的都是統一的標準。
以肖特集團旗下的醫藥包裝業務部為例,該部門是全球領先的注射類藥物包裝產供應商,其分布于全球11個生產基地的500多條
生產線,每年生產超過70億件由特種玻管或
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注射器、西林瓶、安瓿瓶、卡式瓶以及其它
包裝材料。肖特的制造基地根據GMP規范運作,其產品完全符合USP,EP,JP國際標準(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藥品、飲食補充劑以及其他健康產品的國際質量標準)。
對于玻璃制造企業來說,安全和環保在很多時候是一體的。比如,在玻璃生產過程中,會使用一些比較危險的化學原料。這些原料如果使用或者儲藏不當,既會污染環境也會影響人身安全。肖特對危險原料進行了分級。第一類是“禁止使用”,對這部分肖特嚴格限制。第二類是“限制使用”,在市場上沒有更好的替代品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使用,并且只是作為過渡時期使用,有新替代品后馬上取消。在使用方法和數量方面,也有具體的
固定。第三類是“不想要的”,在長期內不斷減少用量,同時尋找替代品。
肖特的創新
肖特有完整的緊急情況處理和預警計劃。不斷提高和保持更好的工作和健康標準是肖特的目標。肖特所有的生產單位都有訓練有素的緊急救援人員。肖特讓每位員工都接受三個方面的培訓:緊急救援、滅火、疏散人群。
肖特要求每個生產單位都要實行安全事故月報制度,還要求每個部門或者班組會議都要以安全話題開頭。
在“員工人數”的統計基礎上,肖特還施行“有效工作小時”制度,標出因為事故而損失的工作小時或者工作天數。VolkerHaeusler介紹,肖特過去三年的30萬個工作日中(以員工人數乘工作天數計),只有三天是因為事故損失的。公司有專門的機構來統計這些事故數據,做出分析,提交報告給公司。
針對蘇州的工廠,肖特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專門的應急處理辦法。肖特每年都舉行一兩次的事故演習,同時在生產中逐漸減少使用有危害性的原料。不只是原料問題,胡鳴躍說,肖特所有員工在工作中都會分析可能影響環境的因素,每個員工要自己寫報告,盡量減少一些對環境不利的因素。肖特蘇州工廠已經通過ISO14000認證。同時,他們也和蘇州環保部門有很好的合作關系,與蘇州其他的工廠之間互相參觀學習。胡鳴躍說,肖特每年都獲得了蘇州高新區的環保模范單位。蘇州市或者江蘇省如果考察企業環保的話,肖特一直都是模范典型。僅僅在肖特公司成立5年之后,兩位創始人就開始了與卡爾?蔡司基金會的合作,這是個在光學透鏡領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字。VolkerHaeusler說,卡爾?蔡司基金會有著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在1896年制定的章程中就明確規定實施職業安全,健康防護和環保標準等社會標準。所以一開始肖特就以嚴格的要求,在社會責任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績。現在很多企業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肖特早在100年前就落實了。目前肖特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社會責任的企業之一。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