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何亞雄:用建筑重拾中國夢
我實在無法把這個站在多倫多塔頂、一身萬寶龍休閑裝、長發飛揚、目光冷峻的男子與他所秉持的中國精神聯系在一起。然而,他一開口,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那略帶云南鄉音的普通話所傳遞的對中國文化的炙熱情感和深邃見解,讓我看到埋藏在他內心深處的中國夢。
何亞雄,這位常年生活在海外的建筑師,每年卻有一大半的時間行走于中國大地,在那些正在消逝的承載著厚重歷史文脈的古建筑中尋找創作靈感。對于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建筑風格的普遍西化,何亞雄用“文化自信的沉淪”來評價。
中國是東方文化體系的主體,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爸袊藥浊陙硇纬闪颂赜械纳罘绞、人文情懷,這決定了我們棲身的建筑有著自己獨特的文明特征。今天,在全球化、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同質化傾向日趨嚴重,我們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尤其重要!焙蝸喰壅f。
城市文化應該多元并存、多樣共生,事實上,中國建筑的發展從來都是一個兼收并蓄的過程,很長一段時期,建筑的功能性、實用性獲得了片面的強調,這造就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大批“火柴盒”的誕生。80年代后期,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建筑學者率先提出,將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傳承下來、發展下去,遺憾的是,這些見解迅速被城市化潮流淹沒。近20年來,中國城市飛速發展,后現代建筑日漸興盛,玻璃幕墻、金屬框架、大理石材包裹著的一座座摩天大樓和巨型建筑拔地而起,而真正承載中國歷史文脈的中國建筑卻幾近絕跡。“這是中國城市的悲哀!”何亞雄感嘆。
在海外生活多年,何亞雄愈來愈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建筑更能體現中國人精神層面的深刻內涵。而西方文化中對中國傳統建筑常懷偏見,比如中式建筑太過重視形式感,西式建筑才符合人性需求。他說,這些正是需要我們廓清的誤識,“以北京四合院為例,四合院遵循一個原則:墻高一丈,出檐三分。冬季的太陽偏角大,陽光正好能照進室內,夏季太陽偏角小,陽光被檐口遮擋住,不會把炎熱通過窗戶和門直接帶進室內。中國傳統建筑實際上是非常重視實用性和舒適性的,對采光、節能、保暖、通風、起居都有非常人性化的考慮!睙o論是北方四合院還是蘇州園林,無論是徽派建筑還是川西民居,將人、建筑、自然、環境視為一個整體,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哲學意境,這種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依然值得推崇。
何亞雄說,他自己對傳承中國傳統的理解是“得其神而變其形”。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工藝技術都得到飛速的發展和提升,建筑新材料的廣泛運用,建筑師必須與時俱進,中式建筑必須與最新的建筑技術、最新的建筑材料接軌,才能真正更好地傳承中國文化的精髓。
事實上,多年來何亞雄一直在尋找中國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的契合點!拔乙恢痹谂μ剿髟趺礃訉⑿聳|方主義建筑風格,從‘做作’轉變為‘自然’。讓這些建筑在風格上渾然天成,而不是通過外在元素的疊加來實現!彼^“自然”,他認為,就是將東方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結合得更熨貼、更適意。這個過程從剛開始的“由簡入繁”到后來的“去繁就簡”,現代生活時尚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才會更接近!拔鞣浇ㄖL格是在不斷的進化過程中豐富起來的,中國建筑的承續也需要一個不斷揚棄的歷程,中國目前的問題是對傳統遺忘得太多、對現代又追崇得太緊!焙蝸喰壅f,“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中國不僅應該是文化大國,更應該是文化強國。任何有民族責任感的建筑師,都有義務重拾中國傳統,使之發揚光大!
來自:中國文明網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