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中國幕墻網】由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老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老化研究所”)與廣州市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化工”)聯合主辦的50年極限測試參觀考察活動在老化所廣州暴曬基地正式啟動。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楊育農、中國金屬結構協會幕墻委員會專家、深圳中航幕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閉思廉(詞條“閉思廉”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白云化工總經理繆明松、副總經理黃恒超等領導與專家應邀出席了本次活動。
活動伊始,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楊育農副院長為本次活動致歡迎詞。楊院長表示,老化研究所是國內最早從事高分子材料的老化與防老化研究機構,是老化機理研究、高分子材料性能測試及老化試驗方法國家標準制訂與修訂的權威機構,先后與國內外眾多知名的化工材料公司開展過合作。研究所與白云化工結緣已久,從最開始的人工加速老化實驗的合作到現在的50年自然暴曬實驗,充分體現了白云化工在密封膠產品研發上的專注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楊院長尤其強調了本次50年暴曬試驗對自然老化試驗的深遠影響,試驗成果將為設計單位提供更準確的數據,為行標、國標的設定等提供更有力的支撐。他殷切希望通過本試驗,專家及社會都能夠更關心材料的長期耐老化性能,并提出更多寶貴建議。
隨后,老化研究所所長謝宇芳公布了我國首個結構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階段性數據結果,據了解,這是世界首個由第三方科學研究所發布的結構密封膠老化測試報告。
報告顯示:所有檢驗樣品經過半年自然老化曝曬后,產品性能特別是產品強度及伸長率、粘接性方面均保持良好,并未顯現出下降的趨勢變化。廣州及新疆兩個自然暴曬場的半年老化暴曬數據暫時無明顯差異,說明品質優良的結構膠產品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經歷半年自然老化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印證了相關研究文獻中提出的結構膠至少需要長達半年以上的老化試驗的觀點。同時表明短期老化試驗考察出結構膠性能變化有其局限性,長期自然老化試驗具有更重要的研究意義。
2012年白云化工與老化所簽署了一份為期50年的檢測協議,分別在廣州和吐魯番兩個極限氣候區域的自然暴曬試驗場對結構密封膠將進行長達50年的大氣環境自然老化測試。早在1997年,白云化工就在公司廣場上自建了一幅50年暴曬玻璃幕墻,定期采樣獲得數據。兩大測試均開創了國內結構密封膠極限測試先河,標志著我國結構密封膠耐老化性能研究邁出了重大一步。
目前市面上的硅酮結構密封膠普遍提供不超過25年的質量保證,白云化工將測試的自然暴曬時間推至50年,以探析硅酮結構密封膠極限耐老化性能,定期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在廣州與吐魯番這兩大典型氣候狀態下的結構密封膠50年自然暴曬所真實記錄下來的數據庫,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認清自身產品的優勢與不足,便于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還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制定提供更多可靠而科學的數據支持,對我國乃至世界硅酮結構膠耐老化性能研究及安全應用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金屬結構協會幕墻委員會專家、深圳中航幕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閉思廉高度贊揚了50年極限測試研究的重要意義。他表示白云化工開創的50年極限暴曬試驗,不僅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創新意義,試驗研究的數據成果很有說服力,必能為我國硅酮密封膠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閉總認為本試驗充分體現了白云化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值得稱頌。
白云化工領導對本次活動同樣給予了高度重視。繆明松總經理在啟動儀式上特別突出結構密封膠安全性能的重要性。繆總說,白云化工致力于打造一套從產品標準、產品選用、施工過程指導、既有幕墻工程的跟蹤及定期回訪到結構密封膠耐久性研究等結構密封膠安全應用系統。50年極限測試正是白云化工啟用的結構膠安全應用系統工程代表活動之一。除此之外,白云系列結構密封膠全面通過中國GB16776-2005、美國ASTM C1184以及歐洲ETAG002三大硅酮結構密封膠標準測試,力證產品完美品質;技術上白云化工正在加強服務延伸,建立了完善的售前、售中及售后技術服務平臺,同時對既有幕墻工程進行定期回訪服務。公司主辦的結構密封膠安全應用高峰論壇亦為客戶、專家、協會、甲方搭建平臺共同探討密封膠的安全使用熱點問題,本論壇目前已發展成為業內知名品牌活動。白云化工將會一如既往地把最安全、最優質的產品奉獻給社會,也衷心希望這些系統活動能夠引起社會對幕墻安全更高的重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