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12月31日消息 記者kiko】今年10月份以來,
金屬價格正經歷著歷史上最猛烈的下跌走勢,倫敦金屬價格指數四季度以來已經重挫40%。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經濟前景預測的惡化,目前大部分金屬價格已經跌至成本線之下,生產對價格作出了明確的反應——減產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減產潮或將繼續蔓延。在我國,受需求下滑影響,
鋁廠減產首當其沖,銅礦也步其后塵。
我國鋁消費持續低迷,根據CRU預測,目前我國
鋁加工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僅為30-50%。與此同時,鋁庫存則不斷攀升。從上海期交所了解的數據來看,上海期交所注冊和非注冊的鋁庫存量已經接近40萬噸。
在價格方面,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鋁價下跌到有史以來的新低1.06萬元/每噸,從而直接導致了我國鋁廠減產以及推遲新項目的投產時間。據CRU統計,目前我國鋁廠的減產幅度大約為250萬噸/年,另外還有200萬噸/年的新產能被推遲投產。
據統計,我國鋁廠減產主要集中在高電價省份,包括河南省和山東省。其中,中國鋁業宣布上述省內旗下的鋁廠減產72萬噸/年。對于減產,中信證券
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李追陽認為,未來鋁廠減產幅度更多取決于今后鋁價的走勢。同時,有分析認為,隨著鋁廠生產成本不斷減少,低成本擴產項目可能會加快投產速度。
在鋁價大幅下跌導致大幅減產之際,銅礦也進步其后塵,大幅減產。與鋁相比,雖然目前銅價格仍然處在歷史上較高的水平,但是過去幾年,其成生產成本也在持續攀升。根據Brook Hunt的統計,2007年全球銅的綜合生產成本較2001年上升了50%。
因此,隨著本輪銅價的下滑和生產成本上升,經營風險逐漸
傳導到上游礦山企業,礦山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在嚴重惡化,減產也就成為意料中的事情了,企業只能不斷下調未來經營計劃。據CRU預測,2009年明確減產以及潛在減產將導致礦山產銅量減少達到26萬噸。因此,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銅價未來繼續下滑,銅礦山減產或成為更普遍的現象。
金屬價格下滑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在產礦山上,也會對在建及擬建的項目造成很大的沖擊。據了解,2007年下半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也使得項目的融資環境嚴重惡化、融資成本大幅上升;近期,盡管目前各國央行不斷下調目標利率,但面臨需求萎縮風險,擬建項目也不敢貿然施工。“從過去幾個月來看,許多大型礦業公司推遲甚至取消了許多在建的項目,小型礦業公司就更不用說了。”李追陽強調。【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