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我國用于
節能建筑項目投資至少約1.5萬億。日前,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
建筑節能的市場規模非常大,而且由于建筑節能涉及到的范圍越來越廣泛,這個市場規模還會增長。
仇保興表示,中國是建筑業大國,每年大約20億平方米的建筑總量,接近全球年建筑總量的一半。據介紹,我國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情況成效明顯。截至2007年10月份,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為97%,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為71%,分別比2006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據此估算,2007年1月至10月份新建的節能建筑可形成5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與此同時,我國北方
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已經啟動。財政部會同建設部提出利用中央財政資金對實施改造給予獎勵的財政政策,2007年專
門安排補助資金9億元,用于對安裝熱計量裝置的補助。部分地區已啟動了相關能耗調查、制定改造計劃等基礎工作。天津、大連、青島、銀川、唐山等地已率先開展了一批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試點工作。
此外,“我國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進展較快。”仇保興透露,2007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補助資金7億多元,支持了三批212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推廣項目的實施。據統計,截至2007年底,各地
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達7億平方米,淺層地能應用面積近8000萬平方米。
“要使建筑節能性能得到提高,一定要花一定的成本。但每年節約下來的能源是經濟合算的。一般是通過7年,最長是10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仇保興表示,政府還將進一步落實新建建筑節能管理相關措施。據透露,我國將實行建筑能效測
評標識制度。
“這是為建立新建建筑市場準入制度而提出的一項新的制度設計,將在配套的管理和技術政策方面提出新的措施,將于近期印發執行,對新建建筑節能工作將有重大影響。”仇保興說。
今年建設部還將穩步推進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繼續推動采暖費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加快研究制定與供熱體制改革相關的計價、收費等配套政策。督促各地落實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1.5億平方米的工作任務。
此外,今年建設部還將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
“我們要在加強已啟動的212個示范項目的管理,繼續擴大示范規模。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技術標準。研究利用
太陽能、沼氣、秸稈等可再生能源和
新能源解決農村地區用能問題。”仇保興說。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