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節能減排特別是
建筑節能一直都是政府部
門在積極推廣的工作內容。在當今緊張的能源形勢下,加強建筑節能工作的推進力度,對于促進城市環保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本報就建筑節能與城市環保的相關問題專訪了五合國際中國區副總經理盧求。
中國房地產報:在城市環保策略中,建筑節能處于何種地位?它能為城市環保做出多大貢獻?
盧求:建筑是能源消耗大戶,它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
建筑能耗已經超過了社會總能耗的1/3;第二,維系建筑的正常使用,并讓建筑達到人類適宜的居住條件,則需要照明、
采暖等耗能活動的支持。因此,建筑節能在城市環保工作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國房地產報:如何看待目前我國的建筑節能政策?
盧求:從政策的內容上看,最開始是從
民用建筑開始調整,然后到2006年對
公共建筑進行調整,同時還針對不同氣候地區的建筑出臺了在不同自然條件下的調整標準。
從政策的性質來講,國家最開始出臺的是部門規章,現在隨著建筑節能重要性的增加與節能意識的增強,國家開始從法律層面出臺法律來規范建筑節能的標準,如最新出臺的《
民用建筑節能條例》。
從技術層面來講,我國目前建筑節能的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利用現有的技術完全可以實現當前國家制定的建筑節能目標。
中國房地產報:建筑節能在實際操作中有何障礙?
盧求:在實踐中還有幾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市場可操作性;二是公眾的接受程度;三是經濟回報性。
節能建筑的最大獲利者是消費者,雖然在前期支出稍高一些,但能從長期的能源消費、建筑的壽命和居住質量等中獲得回報。而消費者雖然能得到長久的利益,但是在感情上、短期經濟利益上有一定的抗性,因此為技術買單的意愿也不太足。
對于開發商來說,采用建筑
節能技術和材料,不但會在前期投入中增加工作量和風險,而且也沒有直接的利潤回報,因此他們開發節能建筑的信心和動力不足。
因此,政府,要解決市場層面的推廣問題,不應采用強制措施而應利用市場機制來引導
綠色建筑和生態建筑的推廣,不可僅僅指望通過財政補貼來完成推廣工作。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