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節能,作為社會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去年,教育部發出《教育部關于開展節能減排學校行動的通知》,提出聯合原建設部及財政部,聯合推行校園節能減排。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日前出臺了《關于推進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節能節水工作的意見》和《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與技術導則(試行)》,推進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記者日前就此專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司有關人士。
節能降耗節約型校園建設勢在必行
“高等學校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采訪一開始,該人士就對記者說。據悉,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273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792所,在校學生數超過2300萬人。據有關部門進行的能耗調查顯示,2005年,45所高校人均能耗水平為0.775噸標準煤,45所高校人均用水量為145.2立方米。而相較之下,2005年北京市人均年生活用能量是0.47噸標準煤,2005年全國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74.5立方米。我國提出的高等學校節能目標為:到2010年底,高等學校能源消耗生均降低20%,水消耗生均降低15%。“以2300萬在校生測算,1年全國高等學校節能量為356.5萬噸標準煤,相當于1個760萬人特大城市1年生活用能總量;1年全國高等學校節水量為4.356億立方米,相當于1個500萬人特大城市1年生活用水總量。目前,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已升至2.6億多人,則節能潛力將更大。”該人士向記者計算了學校校園節能節水將帶來的可觀效果。
該人士補充說:“如果2.5億學生每人節約1度電,將節約2.5億度電,相當于1千萬只25瓦的燈泡照明1000小時。2.5億學生每人節約1噸水,將節約2.5億噸水,可以滿足60萬人1年用水需要。”
高等學校的能耗水耗數據顯示了節約型校園建設勢在必行,而加強節能節水工作在推進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中更有其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戰略決策,而建設節約型校園是教育系統落實這一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和促進科技進步的主要陣地,深入開展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不僅可以促進學校本身的能源資源節約,降低辦學成本,在社會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還有利于促使廣大學生樹立節能環保意識,掌握節能環保技能,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節能節水工作是節約型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節能節水工作,將有效地促進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全面開展。”該人士這樣概括節能節水工作在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把握特色積極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
“節約型校園建設中節能節水的重點工作主要包括加強高等學校節能節水運行監管,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節能節水強制性標準,開展低成本節能節水改造,積極推進新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的應用等內容,圍繞這些重點工作,此次制定的《導則》突出可操作性和引導性,為節約型校園建設提供指南。”該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重點介紹了《導則》緊扣校園特點,為校園的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管理、教育普及等環節提供管理與技術指導的有關內容。
《導則》十分重視監管體系的建設,在總則、術語、基本原則之后,就提出了節約型校園建設中的監管體系建設。在監管體系中的組織建設方面,提出了學校應成立由主要校級領導負責的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應下設節能或節水管理辦公室,全面負責校園節約的具體職能工作等內容。而監管體系中的制度建設方面則涵蓋建設項目審查制度、校園設施運行監管制度、統計審計制度、數據公示及共享制度、需求管理制度、資源節約型采購制度、環境管理制度。“力爭通過監管體系中的節能審計、能源監測、過程控制等實現精細能源管理目標。”該人士說。
“此次《導則》中的技術要點具有鮮明的校園特色。”該人士指出。導則要求積極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保護環境工作,并將其貫穿于校園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全過程及用能設備的全壽命周期。按照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無害、建筑功能靈活適宜等六大特點建設節約型校園。在這一目標下,技術要點對于校園規劃、設計、施工與工程監理及驗收等各建設階段以及運行維護階段、行為節能(節水)提出了具體要求,并且根據校園建筑特點,要求教學建筑、辦公建筑、科研實驗樓、學生宿舍、食堂、浴室等各類建筑有節約專項措施。該人士還以綠色照明為例說明了技術要點展示出來的鮮明校園特色,如教室等公共照明系統進行有效的分區分時控制,鼓勵學生宿舍實施定時熄燈制度,制定寒暑假期間教室等公共場合的節能照明控制措施等。技術要點的鮮明特色還表現在,針對校園人群這一特殊主體,提出了行為節能的具體要求,如在行為節能方面,規定了實施對節能行為的獎勵和對浪費行為的教育處罰措施,將師生員工節能行動納入行為規范建設中;鼓勵和支持學生成立節約型校園學生志愿者隊伍,巡查、監督并制止校園的能源浪費現象;自覺執行室內空調采暖溫濕度的節能設定,嚴格控制空調開啟時間等內容。在行為節水方面實施能源繳費校園一卡通,將水資源消費與個人經濟利益掛鉤,以此倡導行為節水等。
“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通過推進節約型校園的建設,讓受教育者授受節約教育,感受節約氛圍,走出校園后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他們將以節約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將學校里接受的節約理念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使節約校園工作在社會上產生裂變效應,發揮校園節約的幅射作用。正因為節約型校園建設具有更深遠的教育意義,因此《導則》里單設宣傳教育一節。通過課程與講座、科研與實踐、宣傳與普及等各種方式在校園中進行節約理念的教育和宣傳。”該人士強調。
考核評價促總體節約目標實現
高等學校“十一五”期間的總體節約目標是:實現已有用能項目人均用能在2005年所耗能量的基礎上降低15%%;已有用自來水項目人均用量在2005年所耗水量的基礎上降低15%。
為了實現總體節約目標,據悉,《實施意見》對于切實加強組織實施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即要求各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地區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各高等學校應建立以學校主要領導為組長,各職能部門、各學院領導參加的節約型校園建設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做好節約型校園建設的評估;完善政策激勵機制;認真做好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并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將定期檢查各高等學校工作進展情況。
該人士還告訴記者,為配合《導則》實施及檢查各高等學校節能節水工作進展情況,導則的最后一節設立了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考核評價辦法。評價范圍基本以《導則》內容為基礎,從建設節約型校園的硬件條件、政策與制度、建設效果、專項措施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硬件條件包括節約型設備、計量設備、可再生資源使用;政策與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和組織機構建設;建設效果資源節約效果和建設項目落實情況;專項措施則包括教學建筑、辦公建筑等的專項組織實施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通過統籌個性問題與共性問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來評價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工作,力圖建立推動該項工作順利進行的長效機制。”該人士告訴記者。
意見和導則的出臺不僅對國內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也進一步推動了國際高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日前,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召開的“可持續校園建設國際聯盟第二屆大會”上,我國高校在創建節約型校園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得到了與會專家和同行的高度關注和好評。大會誠邀中國參與國際可持續校園聯盟的組織發展及校園可持續發展建設的國際標準和規范的制定工作。ISCN機構及一些國外大學還提出希望能借鑒中國關于制定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及技術導則的經驗,開展交流。這表明,中國在高等學校節約型校園的建設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國際的普遍認可,已領先歐美走在世界的前沿。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