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07年仍然是中國
建筑幕墻業高位運行的一年,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前3季度全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7%,建筑業總產值增長22.7%、收入增26.6%,利潤總額658億元,收入利潤率由上年同期2.09%提升至本期2.38%;建筑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和行業景氣指數高位攀升;對外承包工程亦保持了較快速度增長:2007年1-10月完成營業額293億美元,增長26.3%,新簽合同額517億美元、增長12.9%。
而中國的幕墻業同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內外開花,亮點頻現。伴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比賽場館建設工程的全面鋪開和各地一大批地標性建筑物的相繼出現,與之相配套的各類幕墻工程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如"水立方"、"鳥巢"和中央電視臺新址大樓等在全球建筑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大型工程,全部采用了當今世界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節能效果最好的幕墻生產加工應用技術。甚至連北京長安街上的一座寫字樓項目--凱晨廣場,其自身外立面約5萬平方米的智能化生態型窄體層呼吸式
玻璃幕墻,都開創了此項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使用紀錄。
在國內幕墻市場亮點頻現的同時,部分有實力的企業將目光投向了國際。經過海外市場"試水",這些幕墻領域里的佼佼者,不但掌握了國際游戲規則,而且贏得了世界許多國家建設機構的信任。于是,由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擔綱領銜的幕墻工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世界各地。如在阿聯酋迪拜修建的世界第一高公寓樓--迪拜公主塔,就是由北京嘉寓
門窗幕墻股份有限公司全權負責有關幕墻設計、生產、運輸、施工等一系列工作。據悉,2007年,僅國內10家
幕墻企業的海外工程合同總額就達到80億元人民幣。從中不難看出幕墻行業向海外市場擴張和發展的強勁態勢。正是由于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全面開花,中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幕墻生產和使用大國。
縱觀2007年,體現"健康"二字的方面有很多。首先是行業里的骨干企業起到了旗艦的作用,引領著行業沿著可持續發展道路快速前進。2007年11月中旬,2006年度中國建筑幕墻50強企業誕生。正是有了上述這些骨干企業的領跑作用,幕墻行業才得以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穩步前行。2007年幕墻50強的平均產值達到4.6億元,比上一年提高了27%,幕墻50強企業的產值已經占到幕墻行業總產值的35%。
這種高位運行的態勢會延續到2008年嗎?"十一五"發展需求對投資建設的拉動潛力尚未完全釋放,2007年的高位運行將在2008年初保持一定的增長慣性,所以預計2008年建筑業仍將高位運行。但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略有回落影響,建筑業產值和利潤增速亦將略有回落,一如2007年數據所顯示相同規律:受房價高位運行和城市化帶來的需求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高速增長;對工業利潤率的高企望使得工業投資意愿和能力依然強勁。因政府對新開工項目控制和信貸緊縮政策實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略有回調、但仍將維持23%左右增速;資金來源中貸款比例下降將相對降低信貸政策調控力度。
在整體態勢仍舊看好的情況下,專家提醒我們看到另一組統計數據顯示出的信息:2007年1-10月,東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2.2%,低于中部36.1%和西部30.5%,東部地區固定資產規模最大的格局被打破。一直以來,因固定資產投資呈東中西梯級分布,國內建筑業總產值亦呈現相同梯級分布規律,"十一五"以來固投總量雖仍呈東中西梯度分布格局,但中西部地區的增速在不斷提高。
這意味著,那些業務區域分布廣泛的建筑企業可享受不同區域增長、避免單一區域風險,成功向新增長區域延伸的企業2008年的前景將更值得期待,其未來的成長性更有保障。
長三角長遠利好、環渤海環住新高、泛珠三角廣泛前景、中西部持續走高……這些利好,都讓我們對中國建筑幕墻市場的2008年充滿信心。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