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不少實體經濟帶來負面效應時,我國裝備制造業基地之一沈陽仍呈現一片繁忙景象:北方重工的工人們忙著組裝地鐵用大型盾構機出廠;特變電工沈變集團夜以繼日地履行訂單合同;沈陽
機床集團爭分奪秒,將一臺臺中、高檔
數控機床產品,運往我國重點行業核心制造領域……
沈陽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去年四季度開始抓訂單、簽合同、回收貨款,飽滿的訂單為今年取得裝備業首季“開
門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危機也是調整的機遇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金融危機在全世界的不斷蔓延,對中國經濟影響的滯后效應逐步顯現。裝備制造業下游產業對其產品需求減少,導致沈陽裝備制造業企業庫存量增加,經濟效益下滑趨勢十分明顯。
據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介紹,經濟危機造成的影響從去年10月開始顯露,集團遇到市場需求銳減、普通
車床、經濟型
數控機床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0%的困境。雖然合同總量和銷售額在增長,但環比卻逐月下降,其中10月比9月下降45%。未進入訂單管理的普通機床和經濟型
數控機床受影響最大。
“我們的普通機床市場主要面對中小企業,現在中小企業面臨困境大,這部分市場的極度萎縮,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關錫友說。
經濟危機對汽車產業影響顯而易見,沈陽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增加值去年10月同比下降8.6%。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說,買華晨車的大部分是做股票的股民,去年股市市值跌去60%多,使華晨損失了相當一部分市場。2008年集團經濟下滑5%,汽車銷量比年初計劃減少兩萬輛。
“危機也是機遇”,是近一段時期出現在沈陽市裝備制造龍頭企業老總嘴邊頻率最高的話。關錫友說,眼下正是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靠技術創新提高重大裝備核心技術水平的最佳良機。
北方重工集團董事長耿洪臣說,集團先期的海外并購一系列資源組合,為企業在宏觀經濟陷入危機時贏得了良機。
據沈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沈陽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已占該市工業比重的46.6%,將占據半壁江山。沈陽機床、北方重工、鼓風機集團、沈變集團、沈高集團、遠大集團、三一重裝、北方交通重工等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對沈陽市經濟拉動作用明顯。
一手調結構一手抓訂單
沈陽機床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也是世界排名第八位的機床生產企業,資產總額115億元。集團及早抓住產品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機,向調整要效益。
“逐步限制和淘汰落后產品即普通車床的生產,將新一代數控機床、普通
鏜床更新換代、立式
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四類高檔數控機床產品作為本輪調整的重點”。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說。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沈陽機床集團啟動了PRD(產品研發)計劃,在企業本部每年投入研發經費四億元,面向汽車、航空航天、船舶、能源、電子等領域,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五軸聯動復合化、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的高中檔數控機床產品,為本輪產品結構調整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2008年,該集團海外市場銷售收入增長70%。
由于動手早,集團訂單也紛至沓來。去年12月中旬,河北省涿州市企業與沈陽機床簽訂產品合同。本來只準備的一份技術協議,臨時變成了四份。四家企業共簽訂四臺產品的技術協議,包括一臺價值400萬元的龍門五面數控銑鏜床和一臺價值200萬元的臥式加工中心。
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車欣嘉說,此次簽約雖不是最大的訂單,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這些訂單意義重大,使我們的信心更增強了。該集團握有的2009年的產品訂單已達49億元。
盾構機也稱大型地下掘進機,技術含金量高,代表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由沈陽重型機械公司和沈陽礦山集團重組的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不僅能設計生產世界上全部三種類型盾構機,還能生產世界最大直徑盾構機。目前,該企業接受大直徑盾構機訂單37臺,總合同金額超過了30億元。
以承攬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
幕墻工程而聞名的沈陽遠大集團,去年四季度拿下了高達17億元人民幣的阿聯酋阿布扎比工程訂單。緊接著,又一舉
中標2012年奧運會配套工程之一的倫敦希思羅機場電梯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梯品牌將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特變電工沈變集團充足的產品訂單有效增強了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據相關人士介紹,該集團手中握取今年訂單超過50億元,待履約合同總額超過80億元,其生產任務基本飽和。
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表示,民族品牌汽車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2009年必保5%的增長,打“價值戰”而不是價格戰。出口要在2008年2.2萬輛的基礎上增加到四萬輛。增加政府采購汽車的訂單生產,全年完成30萬輛的產銷目標。
形成社會化工業體系迫在眉睫
采訪中,一些企業集團的董事長表示,雖然眼前是艱難的,但必須經過脫胎換骨的調整,裝備制造企業才能重現輝煌。從長遠考慮,應從這次世界金融危機中進行深刻反思,尋求建立一條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社會化產業鏈,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體系。
該體系包括上游供應商、中游制造商和下游經銷商。我們現行的上游供應商只是買賣關系,你賣我買,如
鋼材漲價了就掙錢,降價就虧得一塌糊涂。應按流程建立起先進的社會化的供應商聯盟。中游制造商的關鍵是核心技術,統稱為工業自動化及控制技術,這一核心技術應用面較廣。我們工業制造的“骨頭架”不差,核心技術的關鍵部件大部分從國外進口,“瘸腿”現象嚴重,尚無一套完整且先進的社會工業化體系。
“我們不擔心糧食,也不害怕石油價格,怕的就是國外的產業鏈,從原材料鋼鐵、礦石65%進口到自動化控制技術的95%以上進口,長期被人家壟斷談何競爭力?現在市場出現的怪現象是,國內機床市場萎縮,高中檔機床產品及配件的進口仍在增加。政府救市不能救了老外的產業鏈,把人家的內需拉動起來了。”關錫友說。
關錫友認為,危機來臨時,為什么有的企業不能從容應對,有的一遇市場波動就關門甚至垮掉?因為國有控股企業的結構、制度還是計劃經濟產物,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控制成本都是“以企業自我為核心”的架構,其組織制度和管理跟不上市場及創新的需要。而“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架構和制度,是以市場和客戶為先導的,獲得客戶的能力才是企業競爭力。因此,應以創新的思維,市場經濟的理念,按技術流程建立起我國自己的社會化產業鏈,從而構建一套相對完整的工業化體系。
企業家們建議,首先應重視工業自動化體系的核心技術研發。德國西門子就是靠數控系統占領中國市場的,一個數控系統部件賣30萬元。在這方面除國家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外,還應制定優惠政策加以引導和組織協調。可考慮在工業裝備制造的典型用戶設立應用基金或用戶“先試后買”周轉資金,讓選用國產技術及
設備的用戶得到實惠。
其次,規范重點工程項目的設備招
投標工作,政府
招標項目的標書不得指定國外技術及產品,給國產技術及產品參與平等競爭的機會。同時提高進口設備的門檻,借鑒韓國只進一臺(套)然后消化吸收的經驗,走技術再創新的路子。
第三,采取
剛性手段,對使用國產工業自動化技術的用戶批準重點項目立項或獲得信貸支持等,不用國產設備則不予批準立項,提高用戶使用國產技術和設備的積極性。
第四,盡快研究制定將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納入政府采購主體范圍的實施辦法,制定一套鼓勵訂購和使用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實施辦法。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設備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