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02月26日消息 記者kiko】一切就如同中
鋁前總經理肖亞慶所說的——“我相信,資源最終也會實現全球化,而中國必須要參與這個資源全球化過程。”在即將卸任中鋁總經理之職前,肖亞慶用195億美元注資
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力拓公司為自己的話作了最好的詮釋。
令市場沒有料到的是,就在這筆溢價收購仍備受爭議之際,肖亞慶已調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并由現任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副主席兼總經理熊維平接任其職位。這一消息無疑是對反對中鋁溢價收購者們最有力的反擊:中鋁的全球布局得到了認可,并有可能上升為國家戰略。
肖亞慶大殺“回馬槍”
從中鋁宣布向力拓公司注資195億美元到肖亞慶的調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僅僅不過5天時間。多方面的消息顯示,此次中鋁注資力拓成為肖亞慶海外收購三部曲的完美收官。
回顧肖亞慶在任職期間的一系列動作,中鋁在擴張的道路上從不猶豫,先后完成了對山東鋁600205SH.、蘭州鋁業600296SH.以及云銅集團的重組,并大手筆赴海外收購
金屬資源,其中,除去8.6億美元收購的加拿大秘魯銅業公司外,兩筆注資力拓的收購都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的海外收購。
“追溯歷史,開啟這一輪中國企業海外資源擴張之路的還是中鋁公司!卑舶罴瘓F高級分析師賀軍向記者表示,2008年2月,中鋁公司以140億美元的價格成功完成了中國企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通過該投資, 中國鋁業(行情 股吧)聯合美國鋁業公司獲得了力拓在英國
上市公司12%的股份,并一掃此前中海油收購優尼科事件的陰霾。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此次由肖亞慶領航的這輪中國企業赴海外并購的“回馬槍”戰術來得恰到好處。
“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抓住它!痹缭2005年,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司長孔令龍就發表了如是看法,然而當年時值國內外備受矚目的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事件最終以流產告終,隨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國企業的海外資源并購道路沉寂了長達兩年之久。
就在中鋁宣布注資力拓的消息后不久,中國五礦集團也宣布將以17億美元的現金全資收購全球第二大鋅礦開采商,而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望入股澳大利亞另一鐵礦石廠商FMG集團以及寶鋼為首的一批中國鋼鐵企業正在洽談與Fortescue的資產收購事宜等消息也浮出水面。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劉紀鵬(博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對中國而言,高達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我們在面臨此次金融危機中最大的風險,因為一旦隨著美國經濟的企穩,美元就將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從而影響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就意味著,“只有搶在美國經濟復蘇之前把錢花出去,在全球范圍內采購中國需要的戰略物資才能有效規避由此帶來的風險”。
認同溢價收購出海正當時
對肖亞慶而言,如果沒有中鋁溢價收購力拓的交易,也許其也不會飽受如此多的爭議。
以中鋁去年年初收購力拓以及去年底首鋼收購澳大利亞吉布森山鐵礦對比,僅2008年11月必和必拓收購力拓失敗后帶來的股價暴跌,中鋁賬面就已經浮虧慘重;而首鋼去年底的收購則由于國際鐵礦石行情的下滑而最終以年初提出價格的四分之一成交,成為海外收購的樣板。但是不能否認的事實是,中鋁卻借這兩筆對力拓的交易成為其單一最大的股東。
“對中鋁而言,如果沒有第一個9%的股份,那么就不會有現在第二次以70億美元獲得9%股份的機會,除去購買債務的成本,中鋁實際第二次的收購金額降低了一大半。”劉紀鵬向記者分析表示。
賀軍也指出:“這樣的戰略收購,不能單單以股價來進行衡量,判斷其真實的價值,應該由自己的實際需求所決定。即便是股價蒸發了,起碼還保有礦產資源,這些都是不會憑空消失的!
對此,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博客)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在目前國內刺激方案、銀行貸款等一系列的措施下,中國的經濟很可能在下半年率先復蘇,“由于本身資源的需求量大,如果不盡早解決資源儲備的問題,那么在經濟復蘇后的下一輪發展階段中國將遇到更大的瓶頸”。
實際上,從此次肖亞慶的順利調任國務院副秘書長來看,無論盈虧與否,這筆收購都是得到了認同的。這也意味著肖亞慶此前一直堅持的“中國企業揚帆海外,收購資源型企業”的觀點將被進一步貫徹!就辍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