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氧樹脂為主料的低
粘度建筑
結構膠,已成為應用于建筑
結構構件及結構工程中
粘接的優秀新
型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中承受較大載荷的各類結構
構件的粘接、加固和補強工程、橋梁工程、飛機跑道、公路修建的補強加固,以及
防滲堵漏灌漿等領域并顯示出諸多優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在
膠粘劑的工程應用中粘接質量受諸多因素的影響,
固化因素就是其中之一。專家日前介紹了固化因素對環氧結構膠
強度的影響。
由于粘度低很容易造成流膠、粘接面缺膠現象,其固化工藝對粘接效果有相當大的影響,稍有變化就會影響到粘接效果。對此專家從
表面處理、晾置時間、固化溫度、固化壓力等方面對
粘接強度作了分析。首先是固化溫度對粘接強度的影響,溫度作為固化的主要因素不僅決定固化完成的程度,而且也決定固化過程進行的快慢。適當提高固化溫度有利于分子間的滲透、擴散和增加膠液的流動性,粘接強度隨固化溫度的提高而增加。結構膠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在冬季施工中施工溫度太低,固化時間太長或固化不完全都會使粘接性能下降;夏季高溫下施工溫度過高,因反應過快粘度迅速上升會影響膠粘劑向被粘物表面的擴散,也會造成粘接性能下降。因此在粘接加固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粘接固化溫度。
混凝土用環氧
樹脂基膠粘劑一般要求在5℃以上使用,
室溫固化其最佳固化溫度應在5~35℃之間。
固化壓力對粘接強度也有影響。粘合時在粘接面的垂直方向施以適當壓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膠粘劑的浸潤、滲透和擴散能力,而且可以保證膠層與被粘物緊密接觸,防止氣孔、空洞和分離,還會使膠層厚度更為均勻。對于低粘度結構膠待結構膠粘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方可施加壓力。粘合后以
擠出微小膠圈為好表示不缺膠,固化壓力的大小應根據結構膠品種、被粘材料及構件形狀經試驗確定。
在低粘度結構膠的施工過程中,應根據施工現場環境并結合低粘度結構膠的特點確定最佳固化工藝參數。如施膠后晾置一段時間可避免流膠現象,以保證粘接面膠液飽滿;結構膠施工環境應在其使用范圍內,低于使用溫度應采取加溫措施;精確放線定位確保粘接面積準確無誤;粘合時施加適當的壓力保證膠粘劑與被粘面緊密接觸,提高粘接強度等。粘合面的表面處理是粘接的關鍵,保證粘合面清潔、平整、適當粗糙化和應用
偶聯劑的l~2%濃度的乙醇溶液處理,可顯著提高粘接強度。
與【膠要聞】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膠要聞” 相關信息請訪問
膠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