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中空玻璃是一種具有良好的隔熱隔音性能、美觀適用、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節能材料,自美國1865 年發明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中空玻璃由兩片(或多片)玻璃組成,采用高強度、高氣密性的復合粘結劑將玻璃片與內含干燥劑的間隔條周邊粘合密封,使玻璃層間形成有干燥氣體的空間。為達到玻璃與間隔條的粘合密封效果,形成玻璃層間具有干燥氣體的空間,高強度、高氣密性的外道或稱二道密封膠——中空玻璃結構密封膠的性能和質量非常重要,其功能是將玻璃單元固定在一起,同時限制水分轉移到玻璃單元內,阻止氣體由玻璃單元內滲出。目前常用的中空玻璃窗用密封膠有3 類產品,即硅酮、聚硫和聚氨酯密封膠,而對于商業建筑用中空玻璃一般首選的是硅酮密封膠。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隱框幕墻,在JGJ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和歐洲標準中均明確規定,用于結構裝配的中空玻璃二道密封膠必須為硅酮結構密封膠。也正由于硅酮結構密封膠具有與無孔基材表面粘結牢固、耐老化性能優異的特點,隨著大量商業建筑幕墻的出現,中空玻璃硅酮結構密封膠也由此得到了大量的運用。目前我國生產中空玻璃硅酮結構密封膠的企業有40 多家,年產量上萬t,已經成為全球硅酮結構密封膠生產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標準的制定,將有利于中空玻璃密封膠產品和工程質量的控制,進一步保障建筑安全和實現建筑節能。國家標準《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是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07 年下達的第4 批國標制修訂計劃,由我所負責組織國內外著名的密封膠企業共同進行編制的。該標準已于2009 年7 月發布,并將于2010 年6 月實施,標準號為:GB24266—2009,其中物理力學項目為強制性指標。
2 標準制定原則
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主要用于結構裝配系統的中空玻璃二道密封,有別于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執行GB16776《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標準的硅酮結構密封膠,主要是考慮在幕墻結構裝配時需要較大的延伸率,能夠承受結構的受力變形;而對于中空玻璃用結構密封膠來說,如果也在延伸率上提出同樣的要求,將會產生很大的問題。因為作為中空玻璃一道密封的丁基密封膠,在中空玻璃單元拉伸10%時容易產生破壞,若二道密封的硅酮結構密封膠在低強度時延伸率很大,就會造成一道密封的破壞,影響中空玻璃的氣密性。對于二道密封為硅酮結構密封膠的中空玻璃單元,其氣密性主要由丁基密封膠發揮作用,因此對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的延伸率要求有別于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
此外中空玻璃用結構膠長期承受光照作用,需要有更好的耐候性;中空玻璃結構膠需要與一道密封的丁基膠和接縫處的耐候膠接觸,相互之間不應產生影響使用效果的反應,如:起霧、發粘、“流淚”、粘結破壞、變色等等。據統計,95%以上的中空玻璃的失效是由于二道密封粘結失效引起的,因此目前的GB16776 標準不完全適用于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需要制定適用于中空玻璃的硅酮結構密封膠標準。
本標準的試驗項目根據中空玻璃結構膠的用途進行了調整,當在涉及結構裝配時要求與GB16776相同。本標準主要指標或檢測方法非等效采用了國外先進標準ASTM C1369:2002《結構鑲裝中空玻璃單元用第二道密封膠》,本標準附錄A 部分“中空玻璃硅酮結構密封膠與相接觸材料的相容性”,參考了prEN 15434:2005《建筑玻璃———結構和/或耐紫外線
密封膠(用于結構密封鑲裝或中空玻璃單元暴露密封)產品標準》。
3 標準主要內容介紹
本標準由于部分內容與GB 16776 標準有相同之處,因此本文不一一列出,只是將兩標準的不同之處作一介紹。
3.1 產品的分類
本標準中將產品分為單組分型(1) 和雙組分型(2)。一般而言,中空玻璃產品大多為工廠化生產,需要連續作業,因此單組分產品應用相對較少,從驗證試驗的樣品來看11 個樣品也全部是雙組分產品。
3.2 物理力學性能
3.2.1 適用期
適用期是指密封膠的分裝組分從混合均勻開始到保持能使用的時間。本標準未對此項目進行規定,由供需雙方商定,適應了不同場合的需求。對雙組分產品而言,適用期的長短反映了其固化速度的快慢,一般只需通過調配兩組分的混合比即可滿足要求;而且固定混合比的適用期也不能反映真實的固化速度,因此本標準中并未明確規定其要求。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