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陷入低谷已經有不短的時間。2008年以來,由于該行業產能擴張過快,導致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矛盾日益突出,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該行業面臨的形勢則愈發嚴峻。
2009年一季度,對出口依賴較重的中國
平板玻璃行業在國際市場遭遇了銷量和價格齊跌的局面,平板玻璃行業的出路再一次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一季度出口受挫
據海關總署日前的消息,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出口平板玻璃4631萬平方米,比2008年同期(下同)下降33%;價值1。4億美元,下降34。5%;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3美元,下跌2。3%。
數據顯示,2009年3月當月出口均價持續走低,這是2008年11月出口價格達到高點后的連續第4個月走低。3月當月,中國出口平板玻璃156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4%,出口均價為每平方米2。9美元,下跌9。2%。
三大出口省份山東、廣東、河北的出口份額都有所下降。一季度,山東省企業出口平板玻璃1522萬平方米,下降15。7%;廣東省企業出口649萬平方米,下降9。4%;河北省企業出口570萬平方米,下降48。8%。這三個省份企業出口合計占同期全國平板玻璃出口總量的59。2%。
此外,三大出口市場東盟、歐盟和印度在一季度出現“兩降一增”局面,以上市場出口合計占同期中國平板玻璃出口總量的26。8%。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平板玻璃458萬平方米,微降0。5%,占同期中國平板玻璃出口總量的9。9%;對歐盟出口404萬平方米,下降52。4%;對印度出口382萬平方米,增長6。3%。
運行三大問題
出口數量和價格齊跌,讓原本就處于低谷的中國平板玻璃行業更為艱難。據了解,2008年國內平板玻璃工業經濟運行中,生產增速銳減,停產現象增多成為一個主要問題。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平板玻璃總產量5。52億重量箱,同比增長6。5%,增幅較上年低6。9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年底,全國191條
浮法玻璃生產線有41條因市場變化等原因非正常停產,涉及產能近1億重量箱。
產能過剩也導致市場銷售疲軟,價格逐步回落。據了解,去年平板玻璃平均產銷率96。66%,同比下降0。55%。年末全國重點
玻璃企業平板玻璃庫存2365萬重量箱,比上年增加20%以上。平板玻璃出廠價格去年7月份以后出現逐級回落,到年底大部分企業產品出廠價格已經跌至成本水平以下。
在這種情況下,2008年,平板玻璃企業的效益顯著下降,全行業瀕臨虧損。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平板玻璃企業盈虧相抵后利潤總額不到1億元,同比下降超過100%,瀕臨虧損狀態。虧損企業近90戶,同比增加80%以上;虧損企業虧損額超過15億元,同比增加2。5倍以上。
這樣的形勢在2009年繼續惡化。除了一季度出口數量和價格齊跌外,還有數據顯示,1~3月全國平板玻璃產量1。35億重量箱,同比增長僅0。5%,增幅同比下降12。4個百分點。平均出廠價格同比大幅度下降,絕大多數玻璃企業都被迫低于成本銷售,虧損企業和虧損額繼續擴大。此外,l~2月平板玻璃行業已經出現凈虧損5。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建議出口退稅率恢復到13%
分析平板玻璃工業遭遇當前困境的原因,工信部原材料司
建材處處長呂桂新認為,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國內平板玻璃工業自身的問題。在重復建設現象嚴重,產能增長過快的情況下,中國平板玻璃企業分散、產業集中度偏低的現狀依然沒有根本改變。
據了解,2008年全國新增
浮法玻璃生產線13條,產能40多萬重量箱。目前在建、擬建的生產線還有4l條,總產能1。7億重量箱。平板玻璃產能大幅擴張使原本脆弱的市場供求關系遭到嚴重破壞,競爭日趨激烈。但是,名列前五位的玻璃集團總產能僅占全國的30%左右,中國玻璃產業集中度明顯偏低,市場調控能力較弱。
呂桂新認為,要扭轉平板玻璃行業不利局面,使之步入健康穩定發展軌道,不僅要著力于加強總量控制、嚴格控制新線建設,還應嚴格執法,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
他建議將投資項目管理由地方備案改為國務院行業管理部
門核準。同時,抓緊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公告管理辦法》。對現有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凡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一律停止建設。
呂桂新還建議將浮法平板玻璃出口退稅率由5%恢復到13%,同時將汽車用玻璃等
深加工玻璃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7%,以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優化玻璃產品出口結構。
此外,借當前產能過剩時機推動玻璃行業并購重組,以此提高產業集中度也十分必要。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