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亞鋁重組計劃已于上午11點獲得了香港法院批準。亞鋁管理層以1.1億美元現金和承接國內外銀行、供應商的債務的方式對亞鋁進行重組,從而避免了亞鋁的清盤。
“我對香港法院的判決結果比較滿意,我是期望最后走到管理層收購、接管這一步,這對亞鋁未來的影響是正面的。”當日下午,亞鋁董事局主席鄺匯珍在電話中對本報記者表示。
但是此前不同意回購的海外債權人對法院判決的結果并沒有發表看法,海外債權人指定的對外機構僅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不對這一結果進行回應,但是“對肇慶市外經貿局和富理誠這么快回絕挪威海德魯公司(Norsk Hydro,下稱海德魯)的收購意向表示不理解。”
“這次只花了1.1億美金的現金,比之前2月份提出的回購價格低了一倍還不止。”鄺匯珍說。
此前,亞鋁面向海外發行了兩類合11.8億美元的債券,本金分別為4.5億美元和7.28億美元。今年2月13日,亞鋁提出回購要約,回購價分別為債券面值的27.5%與13.5%。對此,海外債權人拒絕接受,隨后,亞鋁申請臨時清盤。
如果按2月份的收購價格,亞鋁至少要付出2.2億美金以上的資金。“從這次接盤的第三方來說,他們所出價格比原來的價格更低。”鄺匯珍說。
比回購成本更低
臨時清盤機構富理誠(Ferrier Hodgson)于25日在香港約定了一場法庭審理,以求獲得批準,以約5億美元(包括債務在內)的價格,將亞洲鋁業的三家關鍵企業出售給管理層支持的財團Golden Concord Pacific。
據了解,Golden Concord Pacific正是亞鋁管理層在海外成立的公司。“亞鋁的管理層名單包括了40多人。”亞鋁副總裁鐘冬平對本報記者透露,他本人也是收購人之一。
“這次的重組方案與美國通用重組方案有些類似,是采用國際通用的模式進行的。”鐘冬平說。
法庭對交易批準后,將啟動為期30天的公司資產交接過程。
在此次管理層收購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海外債權人也曾進行過積極的努力,他們一度引入海德魯介入收購。
根據公開資料,海德魯是一家擁有100年歷史的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總部位于挪威。目前公司價值約70億美元,鋁制品和能源是公司的主要業務。海德魯還是全球第三大鋁制品供應商。海德魯鋁業(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是海德魯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全資子公司。
據悉,包括幾家對沖基金在內的海外債權人聘請了畢馬威會計事務所作為顧問機構,在6月初要求暫停亞鋁清盤程序未果的情況下,找到海德魯公司,支持其開出高于亞鋁管理層的價格,收購亞鋁。此舉的目的,是希望能多追回一些債券投資的本金。
根據記者獲得的材料,海德魯于6月18日向廣東肇慶市外經貿局、亞鋁的臨時清算人富理誠和亞鋁發出了一封要約信,其中提到海德魯早就開始對重組亞鋁有興趣,但是鑒于富理誠5月初的報告一度失去了參與的信心,不過在和亞鋁境外公司股份接管人6月初的討論之后,公司認為有“充分和有力的理由”重組亞鋁,并帶來和海德魯全球其他業務的協同效應。
在這個要約發出后的24小時之內,即6月19日,海德魯和支持這個方案的亞鋁債券持有人就收到了來自肇慶市外經貿局和富理誠的拒絕,理由是公司和臨時清算人富理誠只支持先前提出的管理層收購方案。
鄺匯珍的態度是,“外資收購,想都不要想。亞鋁是民族企業,除了原管理層外,亞鋁不會賣給別人;就算賣,也絕對不賣給外國人。”
但是本報記者從鐘冬平處了解到,就在6月24日,法院判決的前一天,海德魯正式宣布放棄了重組亞鋁的要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亞鋁債券持有人告訴記者:“由于種種阻力和不合作,我們只有不到15天的時間去消化和尋找潛在的投資人,克服了很多困難,海德魯顯示了強烈的意愿希望能夠做盡職調查。”
未來命運
“這次管理層獲得了海外三家企業的100%的股權。”鄺匯珍告訴本報記者,這三家企業分別是一家板帶廠、一家擠壓廠和一家管理公司。
實際上,這個結局也是肇慶當地政府所愿意看到的。6月19日,肇慶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給海外債權人致信,勸說他們不要阻撓亞鋁的重組進程,表示希望6月30日前,亞鋁管理層能順利買回亞鋁,早日恢復運營。
據悉,亞鋁在肇慶的工人多達10000人,并是肇慶當地許多供應商的大客戶,關系著肇慶經濟、社會的穩定。如果重組久拖不決,政府將可能凍結亞鋁資產,以幫助償還工人工資、供貨款、銀行貸款等。
最終清盤方選擇了亞鋁管理層。
“衡量的標準,除出價高低外,還有是否裁員,以及重組后的運營計劃等,這些清盤方都得考慮。”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實際上,管理層收購的重組方案,在香港法院判決之前就已獲得了90%的債權人的同意。”鄺匯珍對本報透露說,現在法院判決下來了,最終的結果以法院判決為準。
至于管理層收購的資金從何而來,以及收購后股權還會不會繼續轉讓?鐘冬平則表示,“這筆資金是有財團提供的,至于股權會不會繼續轉讓,這個目前還是未知數,也不是我說了算。”
在管理層收購后,鄺匯珍表示已不再持有公司的股權了,至于下一步,他沒有透露更多,表示“這個還要再看。”
但有分析人士猜測,管理層的收購可能也只是一個過渡,不排除背后與原股東之間還有私下協議。

“我對香港法院的判決結果比較滿意,我是期望最后走到管理層收購、接管這一步,這對亞鋁未來的影響是正面的。”當日下午,亞鋁董事局主席鄺匯珍在電話中對本報記者表示。
但是此前不同意回購的海外債權人對法院判決的結果并沒有發表看法,海外債權人指定的對外機構僅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不對這一結果進行回應,但是“對肇慶市外經貿局和富理誠這么快回絕挪威海德魯公司(Norsk Hydro,下稱海德魯)的收購意向表示不理解。”
“這次只花了1.1億美金的現金,比之前2月份提出的回購價格低了一倍還不止。”鄺匯珍說。
此前,亞鋁面向海外發行了兩類合11.8億美元的債券,本金分別為4.5億美元和7.28億美元。今年2月13日,亞鋁提出回購要約,回購價分別為債券面值的27.5%與13.5%。對此,海外債權人拒絕接受,隨后,亞鋁申請臨時清盤。
如果按2月份的收購價格,亞鋁至少要付出2.2億美金以上的資金。“從這次接盤的第三方來說,他們所出價格比原來的價格更低。”鄺匯珍說。
比回購成本更低
臨時清盤機構富理誠(Ferrier Hodgson)于25日在香港約定了一場法庭審理,以求獲得批準,以約5億美元(包括債務在內)的價格,將亞洲鋁業的三家關鍵企業出售給管理層支持的財團Golden Concord Pacific。
據了解,Golden Concord Pacific正是亞鋁管理層在海外成立的公司。“亞鋁的管理層名單包括了40多人。”亞鋁副總裁鐘冬平對本報記者透露,他本人也是收購人之一。
“這次的重組方案與美國通用重組方案有些類似,是采用國際通用的模式進行的。”鐘冬平說。
法庭對交易批準后,將啟動為期30天的公司資產交接過程。
在此次管理層收購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海外債權人也曾進行過積極的努力,他們一度引入海德魯介入收購。
根據公開資料,海德魯是一家擁有100年歷史的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總部位于挪威。目前公司價值約70億美元,鋁制品和能源是公司的主要業務。海德魯還是全球第三大鋁制品供應商。海德魯鋁業(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是海德魯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全資子公司。
據悉,包括幾家對沖基金在內的海外債權人聘請了畢馬威會計事務所作為顧問機構,在6月初要求暫停亞鋁清盤程序未果的情況下,找到海德魯公司,支持其開出高于亞鋁管理層的價格,收購亞鋁。此舉的目的,是希望能多追回一些債券投資的本金。
根據記者獲得的材料,海德魯于6月18日向廣東肇慶市外經貿局、亞鋁的臨時清算人富理誠和亞鋁發出了一封要約信,其中提到海德魯早就開始對重組亞鋁有興趣,但是鑒于富理誠5月初的報告一度失去了參與的信心,不過在和亞鋁境外公司股份接管人6月初的討論之后,公司認為有“充分和有力的理由”重組亞鋁,并帶來和海德魯全球其他業務的協同效應。
在這個要約發出后的24小時之內,即6月19日,海德魯和支持這個方案的亞鋁債券持有人就收到了來自肇慶市外經貿局和富理誠的拒絕,理由是公司和臨時清算人富理誠只支持先前提出的管理層收購方案。
鄺匯珍的態度是,“外資收購,想都不要想。亞鋁是民族企業,除了原管理層外,亞鋁不會賣給別人;就算賣,也絕對不賣給外國人。”
但是本報記者從鐘冬平處了解到,就在6月24日,法院判決的前一天,海德魯正式宣布放棄了重組亞鋁的要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亞鋁債券持有人告訴記者:“由于種種阻力和不合作,我們只有不到15天的時間去消化和尋找潛在的投資人,克服了很多困難,海德魯顯示了強烈的意愿希望能夠做盡職調查。”
未來命運
“這次管理層獲得了海外三家企業的100%的股權。”鄺匯珍告訴本報記者,這三家企業分別是一家板帶廠、一家擠壓廠和一家管理公司。
實際上,這個結局也是肇慶當地政府所愿意看到的。6月19日,肇慶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給海外債權人致信,勸說他們不要阻撓亞鋁的重組進程,表示希望6月30日前,亞鋁管理層能順利買回亞鋁,早日恢復運營。
據悉,亞鋁在肇慶的工人多達10000人,并是肇慶當地許多供應商的大客戶,關系著肇慶經濟、社會的穩定。如果重組久拖不決,政府將可能凍結亞鋁資產,以幫助償還工人工資、供貨款、銀行貸款等。
最終清盤方選擇了亞鋁管理層。
“衡量的標準,除出價高低外,還有是否裁員,以及重組后的運營計劃等,這些清盤方都得考慮。”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實際上,管理層收購的重組方案,在香港法院判決之前就已獲得了90%的債權人的同意。”鄺匯珍對本報透露說,現在法院判決下來了,最終的結果以法院判決為準。
至于管理層收購的資金從何而來,以及收購后股權還會不會繼續轉讓?鐘冬平則表示,“這筆資金是有財團提供的,至于股權會不會繼續轉讓,這個目前還是未知數,也不是我說了算。”
在管理層收購后,鄺匯珍表示已不再持有公司的股權了,至于下一步,他沒有透露更多,表示“這個還要再看。”
但有分析人士猜測,管理層的收購可能也只是一個過渡,不排除背后與原股東之間還有私下協議。
下一篇:總書記慰問災區 不忘關心阿壩鋁廠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