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幕墻網 08月24日消息 記者黃玲】19日下午,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女士作了《中國的清潔革命Ⅱ低碳商機》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快速成長為低碳產品和服務等領域的世界領跑者,存在于這些領域的商業投資和經濟機會雛形漸顯,巨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激發。
吳昌華女士在報告中指出,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和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中國如何選擇發展模式將深刻地影響世界。
低碳經濟作為新的發展模式,不僅是實現全球減排目標的戰略選擇,也是保證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良方。中國已經意識到了這點,并且已經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踐低碳經濟的先鋒國家之一。
低碳汽車:以電動汽車為契機實現“彎道超車”
報告認為,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
新能源汽車,將為中國汽車產業開辟“彎道超車”之路。根據政府規劃,到
2011年,中國將年產50萬輛新能源車!爸袊赡艹蔀槲磥黼妱悠嚨闹行摹币鸦境蔀橹髁饔^點,以比亞迪、奇瑞等為代表的民營汽車制造商在這一風潮中表現尤其搶眼。
工業節能:政策驅動下穩步前行
報告認為,工業節能主要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驅動。中國計劃在“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將單位GDP能耗降低20%,按現在的趨勢,到2010年底,單位能耗降低20%的目標基本可以實現。2009年初陸續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中,有關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環保的規定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據國家發改委公告,在中國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方面的投資達到2100億。
低碳建筑: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報告指出,根據《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到2010年,新建建筑應全面執行節能50%的
設計標準,直轄市及有條件地區實施節能65%的標準,加上對400億平方米既有
建筑節能改造的需求,中國低碳建筑的總體市場規模將可能達到數十萬億元。低碳建筑還帶動了節能產品的發展?梢哉f低碳建筑將成為推動能源改革、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的新動力。
可再生能源:從生產大國到消費大國
報告指出,中國是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制造巨頭,尤其是
太陽能產品:中國生產了全球40%的
光伏產品(大陸30%,臺灣10%)、超過50%的太陽能熱水器,其中
光伏產品98%出口。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從制造大國到消費大國的轉變轉變,中國政府密集地推出鼓勵政策,包括2009年3月促進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的“太陽能屋頂計劃”,以及2009年7月促進
光伏發電站建設的“金太陽工程”等。
吳昌華最后指出,減排責任共擔、商機全球共享,與領先金融機構合作開發適用于中國的投融資和市場機制,善用碳市場等長期性融資手段,實現政府財稅調控、公共資金有效利用和靈活性市場手段的相互協調,解決資金瓶頸,將和技術發展本身一起決定著中國的低碳商機的未來!就辍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