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08月27日消息 記者黃玲】近日,由杭州藍星
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威海藍星
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產業研聯合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
浮法在線
透明導電膜玻璃在藍星玻璃浮法三線完成工業試驗,具備了產業化條件,并作為
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基板玻璃投放市場,填補了國內技術和產品的空白。
浮法在線制備
透明導電膜玻璃,是分別在
浮法玻璃生產線上的錫槽內和
退火窯內,利用化學汽相沉積
鍍膜工藝,將鍍膜原料以氣態形式均勻的噴射到高溫、潔凈、高速拉引的浮法玻璃帶表面,氣態原料在高溫狀態下在玻璃表面上傳輸、分解、擴散、沉積成膜,且膜層原子與玻璃組成原子形成牢固的共價鍵結合。分別完成鍍制多層阻擋層和
導電層,形成“玻璃/多層阻擋層/多層
導電膜層”
夾層式
復合膜,用反應調節劑和霧度調節劑來調節導電膜層的表面電阻和霧度。
透明導電膜玻璃可浮法在線大面積、大規模連續穩定生產的優勢非常明顯,這也是
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透明導電膜玻璃是以浮法玻璃為基底,鍍上多層膜而實現其穩定的導電功能,最大生產面積超過5平方米,是
單晶硅和
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面積的幾倍。浮法在線制備透明導電膜玻璃不僅成本低、強耐
化學腐蝕性、
硬度大、
穩定性好,且導電率高,
可見光區透明率高,能容易控制膜層
表面粗糙度形成一定的組織和霧度,滿足非晶硅
薄膜太陽能電池對透明電極
薄膜材料的要求。
目前,全球能夠利用浮法工藝在線生產SnO2透明導電膜玻璃的只有日本板硝子(NSG)公司和美國AFG公司兩家企業。從使用效果看,日本板硝子(NSG)公司的產品性能優于美國AFG公司,但他們供給中國生產非晶
硅太陽能電池企業的價格非常高。所以藍星開發成功透明導電膜玻璃的生產技術意義重大,不僅使SnO2透明導電膜玻璃產品實現國產化,形成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也使我國太陽能導電基板玻璃產業快速步入世界先進行列。預計量產后,可年產400萬㎡,可新增銷售收入4億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