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施工過程中造成外墻外保溫工程缺陷的原因 1.保溫層施工
漿體保溫層施工影響因素。基層墻體處理不當,如黏土磚墻未提前淋水濕潤直接涂抹,或未清理表面油污等附著物時,一次涂抹面積過大或速度太快未壓實會導致局部空鼓;現場施工漿體保溫材料級配不合理影響黏結強度,形成局部空鼓或破壞等潛在缺陷;噴涂方法錯誤易發生局部空鼓;違反操作規程施工造成局部空鼓。
粘結保溫板施工因素。點粘方式時,黏結面積小于40%又無錨釘固定,形成潛在空鼓松動隱患;條粘方式時,黏結膠漿溝槽部分尺寸太小,滿粘或保溫板拼縫用膠漿黏死,形成排水、排氣不暢及脹縮應力造成內壓剝離性空鼓;釘粘結合時,黏結膠漿過稀黏結后馬上安裝錨釘壓力太大,使保溫板“變形開膠”假粘合,錨釘與墻形成無效連接,形成潛在破壞。
人為因素影響。
涂膠施工時不負責的“花粘”現象;低溫或雨雪天氣無防護措施強行施工,使黏結層浸水或受凍,改變黏結層材料的性能形成隱患。
其他施工影響因素。保溫層施工后,后期門窗、空調、落水管等其他工種的施工安裝造成人為破壞。應涂
密封膠處未密封,保溫層長期滲水浸潤受凍。其他裝修施工時的人為撞擊等。
2.保護層施工
聚合物砂漿在現場隨意使用含水量、含泥量高的砂,使用不符合標號要求的水泥,甚至攪拌時加水稀釋乳液等,使聚合物砂漿無法起到抗裂、防滲作用。實際施工中由于各工序不能精細操作,過分追求施工速度,對聚合物砂漿保護層施工時,最后出現用保護層彌補前面各工序所有施工誤差,使保護層過厚或薄厚不均產生大量裂紋。網格布在保護層中的位置不被重視。事實證明,網格布越接近保護層抗裂效果越好,網格布不搭接或無漿干搭或搭邊太少,都會在搭接部位產生直而長的裂紋。黏結保溫板保護層施工時,門窗洞口部位網格布未翻包處理,或保溫板拼縫間隙過大未處理,其周邊用保溫板造型連接方式不合理,均會在保護層發生局部裂紋。
保護層分格縫設置及施工影響因素。分格縫間距過大及與陰陽角距離不合理,網格布與分格條壓接不合理,對分格條邊縫用水泥素漿或素灰填補、壓光等,都必然會發生裂紋。在保護層表面使用普通膩子刮平,膩子自身開裂,也無法對保護層應力裂紋起補償作用。
施工時環境影響因素。保護層在雨雪、大風、高溫燥熱天氣施工時,為了趕工期,會因水淋或失水過快產生裂紋,保護層因凍害不僅易發生表面裂紋,嚴重時會發生大量開裂現象。保護層表面未用柔性膩子或局部漏刮,盡管短時間內無裂紋,但長時間后會產生裂紋。保護層表面使用普通低檔
外墻涂料飾面,飾面層自身裂紋對保護層長期影響更糟。
其他因素。外墻表面縱(橫)細長凸出造型安裝、連接不合理,陽臺欄板結構不合理;上窗口、陽臺頂等無滴水檐等防滲措施,保溫層邊縫未密封處理;分格條、落水管和空調安裝固定等應密封部位未做密封處理;女兒墻、腰線等部位與保溫層平面對接等不合理構造,均會造成裂縫。保溫層表面平整度誤差太大,造成面磚黏結膠漿層厚度誤差太大。保溫層(漿體)未完全固化或保溫板黏結膠漿未達到終凝正常強度時,為趕工期強行進行面磚層施工,易埋下基層易破壞的隱患。
五.現場節點處理不合理引發的工程缺陷
1.老虎窗的保溫處理
出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虎窗處的線條過多,在做保溫時因為用混凝土澆注成的線條的比例關系已經確定,在上面加做保溫層,勢必導致線條既定比例關系的失調,所以為了不破壞建筑的立面表現形式,只能放棄對該部分的保溫處理,由于未對裸露部位的混凝土采取保溫處理,易導致室內出現返霜、結露現象。老虎窗根部與坡屋面的交接處如果保溫處理不好,也容易出現保溫斷點,導致返霜結露的情況發生。
2.窗的節點設計
有的設計人員在對窗的節點設計中容易忽視外窗框傳熱對耗熱指標的影響,出現沒有對外窗洞口周邊的窗框采取保溫設計處理的現象。窗洞周邊的熱橋效應在節能建筑的能耗比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這個問題不容忽視。在窗的設計中還應該考慮窗根部上口的滴水處理和窗下口、窗根部的防水設計處理,防止水從保溫層與窗根的連接部位進入保溫系統的內部而對外墻外保溫系統造成危害。
3.結構伸縮縫的節能設計
結構伸縮縫兩側的墻體,是建筑物圍護結構中耗熱量較大的部位,在設計中,設計人員往往忽視對這部分采取保溫措施。在具體的設計中應在主體的施工過程中在伸縮縫中錯縫填塞雙層聚苯板,板間用木楔擠緊,這樣就相當于給該部位兩側的墻體做了一道廉價的外保溫。
4.女兒墻內側增強保溫處理
女兒墻內側的根部靠近室內的頂板,如果不對該部分采取保溫處理,極容易引起因為熱橋通路變短,在頂層房間的頂板棚根處產生返霜結露現象。對女兒墻的內側采取保溫措施還有助于保護主體結構,使得因溫度變化引起的應力作用都發生在保溫層內,避免了女兒墻墻體裂縫的發生。
5.加強保溫截止部位材質變換處的密封、防水和防開裂處理
在保溫層與其他材料的材質變換處(例如首層外墻外保溫外飾面粘貼蘑菇石,二層以上采用涂料飾面時),因為保溫層與其他材料材質的密度相差過大,決定了材質間的彈性模量和線性膨脹系數也不盡相同,在溫度應力作用下的變形也不同,極容易在這些部位產生面層的抹灰裂縫。因此還應該考慮這些部位的防水處理,防止水分侵入到保溫系統內,避免因凍脹作用導致系統遭受破壞,影響系統的正常使用壽命和系統的耐久性。
6.裝飾線、門窗洞口、首層樓陽角等應力集中節點的處理
裝飾線、門窗洞口、首層樓陽角等部位由于應力比較集中,最易產生表面裂紋或深層裂紋,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些部位施工時又最易被忽視,結果引發大量工程質量缺陷。
六.建筑主體結構因素造成外墻外保溫工程缺陷的原因
沉降不均勻破壞。在較長、較大建筑物結構伸縮縫附近,造成保溫層空鼓或局部脫落。框架結構砌體變形造成保溫層破壞。腳手架洞口等未砌實,形成保溫層局部基層不牢遭受破壞。外墻裝飾構件固定不牢、移位,形成推拉作用,致使保溫層局部空鼓、裂紋,一旦出現滲水,更易出現大面積空鼓或局部脫落。平屋面的女兒墻應力移位,或女兒墻防水措施不當滲水產生基層破壞,造成面磚脫落。
建筑結構因素形成熱橋影響。砼梁柱部位因外觀造型無保溫層,局部長毛結露。平屋頂女兒墻部位單面保溫或雙面都無保溫層,形成局部長毛結露。個別建筑只追求外觀造型,局部無保溫層,形成熱橋。框架結構梁柱部位與砌體防裂處理不當或無處理措施,因趕工期急于保溫層施工,長時間后砌體沉降拉裂保溫層,形成局部熱橋。砼梁柱或造型部位澆注完畢后未做溫處理,使局部保溫層太薄,形成熱橋。門窗、老虎窗安裝時與墻密封不好,形成熱橋。
七.外墻外保溫工程完工后使用過程中的破壞性原因
外墻外保溫完工后裝修、安裝門窗、空調、落水管等各種后續施工時,極易破壞已完工的保溫工程。以上后續工程在破壞原保溫工程完整性后,如果不能及時對局部進行修補,或用密封膠密封等十分必要的施工和驗收,因長期滲水易形成繼發性連續破壞。如果出現偶發性破壞(如火災、撞擊等)后不及時維修都會造成較嚴重的質量問題。
八.片面追求低造價產生的不良后果
偏重保溫材料選擇,片面追求造價低廉,忽視系統技術推廣,形成大量工程質量隱患。面對市場惡性競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一些企業不嚴格執行外墻外保溫質量標準要求,使大量偽劣產品涌入外墻外保溫建筑市場,開發商又以低價位中標,不合理地轉承包工程,低素質包工隊不按規程施工,以低于合理價格不正當競爭,再加上拖欠工程款等原因,使剛剛起步的外墻外保溫市場更加混亂,嚴重地影響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特別是保溫功能的持久性。【完】
點擊查看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常見缺陷及避免措施【二】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隔熱條專區 】
上一頁1234下一頁